硫磺如何转化为硫酸铵氮肥呢?
1、氨酸法利用了二氧化硫的什么性质
氨酸法是一种制备二氧化硫的方法,它利用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质。在氨酸法中,通过将硫磺与氨水反应生成硫代硫酸铵((NH4)2SO3),然后再与硫酸(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铵((NH4)2SO4)、二氧化硫(SO2)和水(H2O)。这个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硫起到了还原剂的作用,将硫酸中的氧气还原成水。
2、硫酸铵是什么性质的氮肥?
硫酸铵性质稳定,是中国最早使用的氮肥之一,通常用作标准氮肥。施入土壤后,迅速溶解于土壤溶液中,分解为铵离子和硫酸根。铵离子部分被作物吸收,另一部分则被土壤颗粒表面吸附,不易被雨水淋失,持续为作物提供养分。硫酸根中的硫,虽为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之一,但需求量很少,不易在土壤中流失。长期...
3、铵态氮肥硫酸铵
硫酸铵,通常简称为硫铵,是由氨和硫酸进行化学反应制得的一种肥料。它的成品呈现出白色结晶状态,含有大约20%至21%的氮元素,属于酸性氮肥类型。当硫酸铵溶解于水后,其溶液呈现出酸性特性。然而,长期施用这种肥料可能会带来负面效应。它会在土壤中促使硫酸钙的形成,这会破坏土壤的结构,导致土壤变得...
4、硫酸铵为什么可以用在改良碱性土壤
1、多施有机肥,使土壤具有更强的缓冲性能,有机肥土壤分解过程产生有机酸,也能一定程度降低碱性程度,特别是一些价格较低的酸性有机肥,诸如糠醛渣、柠檬酸渣等效果更好。2、一般碱性土壤改良用硫磺,依靠硫磺在土壤缓慢氧化形成二氧化硫溶于水后形成硫酸,降低土壤碱度。3、多使用酸根离子肥料,后期使...
5、铵态氮肥的硫酸铵
水解后的溶液呈酸性,所以硫酸铵属酸性氮肥。长期施用硫酸铵,土壤里形成较多硫酸钙,会破坏土壤结构,发生板结。在排水不良的水田中受厌氧菌的作用,SO2-4会还原成H2S,使水稻等作物的根部中毒发黑,因此,它的生产和施用日渐减少。但是,葱、蒜、麻、马铃薯、油菜等喜硫、忌氯作物仍要施硫酸铵。
常见的氮肥
硫酸铵:硫酸铵是一种传统的氮肥品种,它含有较高的氮元素和适量的硫元素。硫酸铵易溶于水,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特别适用于需硫较多的作物。尿素:尿素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氮肥品种之一,它含有高浓度的氮元素。尿素在土壤中需经过脲酶的作用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
关于氨法脱硫技术
氨法脱硫技术原理基于氨与二氧化硫的化学吸收过程。原料来自化工企业,副产品作为农用氮肥。氨法脱硫过程包括两个步骤:首先,利用氨脱除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形成亚硫酸铵中间产品;其次,通过空气直接强制氧化亚硫酸铵,将其转化为稳定的硫酸铵,制成农用硫酸铵化肥。氨法脱硫工艺流程包括烟气引入、洗涤降温、...
我晕这个问题这么难吗,学化学的还有会的吗,别吝啬了,麻烦指教下啊百度...
硫磺不溶于水,先过滤掉硫磺。滤液加入至少10倍量的乙醇,由于硫酸铵和硫代硫酸铵不溶于乙醇,他们会析出,而硫氰酸铵溶于乙醇,可以过滤除去。这时滤渣里含硫酸铵和硫代硫酸铵,通过反复重结晶提纯。(NH4)2S2O3,100℃时溶解度103.3g,10℃时2.15g。(NH4)2SO4,100℃时溶解度103g,10℃时...
氮肥有哪些(常见氮肥可分为3种)
常见氮肥可分为以下三种:酰胺态氮肥:主要种类:尿素。特点:含氮量高,通常达到46-47%;需要在土壤中分解转化为铵态氮或硝态氮后才能被作物吸收;肥效期相对较长,既可以做底肥也可以做追肥使用,但使用时应注意深埋,以防养分流失。铵态氮肥:主要种类:碳铵、氨水、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等...
硫酸铵受热易分解吗
硫酸铵在土壤溶液中解离为铵离子和二氧化硫,作物吸收剩余部分被土壤胶体吸附。因为含有较多的游离酸,容易造成土壤酸化,抑制作物吸收二氧化硫。根系对养分的选择性,会优先选择铵离子,二氧化硫吸收率远低于铵离子,会慢慢与土壤胶体结合。铵离子的硝化作用下转换成硝酸根离子,1个铵离子释放出2个氢离子,石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