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豆间作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1、玉米大豆的间作方法?
间作方法具体包括选用早熟品种的玉米和大豆,同时播种在同一条垄上,垄距保持在65厘米,大豆采取双行播种,每米种植20-24粒。玉米的株距则设定在1.7-1.8米。通过这种方式播种,可以将大豆和玉米放置于同一个播种盘中,实现一次性播种,减少了播种次数,降低了播种成本和劳动强度。在实际操作中,以大豆为主进行播种,然后在每一条大豆垄上
2、玉米大豆套种技术
大豆:间作采用有限结荚型,中早熟,茎硬,分枝少,主茎结荚多。中晚熟多枝间作。2. 最佳播种期 玉米生长所需的温度、光照、水分应尽可能与最佳季节同步,这是高产的前提。当温度稳定通过10℃(85%以上概率)时,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65-70%,可以表现为玉米的安全播种期。3. 种植方式 间作规格...
3、怎样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合理运用到玉米大豆种植中?
确定合理的种植带型与密度。常见带型有2行玉米间作3 - 4行大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合理的密度能充分利用空间和光照,一般玉米亩种植3000 - 4000株,大豆8000 - 12000株。科学安排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尽量让玉米和大豆的共生期避开不利天气。通常先播玉米,待玉米长出几片叶后再播大豆,使二...
4、大豆和玉米适合什么种植方式
米豆间作技术通过两种方法实现:一是大豆田隔沟间作一埯多株玉米;二是大豆田横垄串带一埯多株玉米。这两种方法的关键在于“一埯多株”,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每埯的株数,以达到水、肥、气、热、光的协调应用。最终目标是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光能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作物的产量。作物群体光能利用率...
玉米与大豆间作模式有哪几种
理论配置:玉米密度不减,同时增种大豆。玉米与大豆的行比通常为2至6,确保玉米行数不超过可以发挥边行优势的范围。行距与株距调整:玉米的行距建议为40cm左右,株距可缩小到13至20cm,具体根据玉米品种特性调整。紧凑型品种的行株距可适当压缩,松散型品种则适当加大。大豆如果种植2行,行距略小于单作;...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缩小大豆、玉米株距,达到净作的种植密度,一块地当成两块地种植。玉米大豆穴距12-15cm,玉米密度每亩4500株以上,穴留1株,大豆密度每亩9000-13000株,穴留2株。3、配套技术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还需要掌握的配套技术包括:苗前封闭除草、烯效唑干拌种、调肥控旺、控旺长、防病控虫等。最后,...
玉米与大豆间作模式有哪几种
玉米与大豆间作主要有两种模式:以玉米为主的模式:理论配置:在此模式下,玉米的种植密度不减,同时增种大豆。玉米与大豆的行比通常为2到6,确保玉米行数不超过其可以发挥边行优势的范围。行株距调整:玉米的行距和株距应比单作时适当缩小。行距建议保持在40cm左右,株距可缩小至13到20cm,具体数值需...
在玉米大豆种植里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怎么开展?
开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需做好以下关键环节。选地整地很重要,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力较好、排灌方便的地块,精细整地,达到土壤细碎、平整,为播种和作物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品种选择上,玉米应挑选株型紧凑、抗倒伏、适宜密植且生育期适中的品种;大豆要选耐荫抗倒、结荚习性好的品种。合理确定...
农民常把玉米和大豆间作套种,这样可以增强土壤的肥效,提高土地的生产效 ...
农民常将玉米与大豆进行间作套种,这种种植方式能显著增强土壤的肥效,并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益。关键在于大豆的生长特性及其与固氮菌之间的合作。大豆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氮素作为其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元素。然而,它自身无法直接从大气中吸收氮气。幸运的是,大豆能够与一种特殊的固氮菌——根瘤菌建立共生关系...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该技术通过改单一作物种植为高低作物搭配间作、改等行种植为大小垄种植等方式,充分发挥边行优势,实现玉米产量基本不减、增收一季大豆的目标。二、关键技术要点 1. **品种选用**: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条件和生产需求,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大豆和玉米品种。大豆应选择高产耐荫、抗倒伏、抗病品种;玉米则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