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缺氮肥表现有哪些方面呢?

奥普乐农资2025-06-27 04:1725 阅读24 赞

1、地黄的需肥有哪些规律?

此时根开始膨大,进入根膨大期,一直到地上部枯萎。此时,地黄需钾营养较多,其次是氮、磷养分,尤其是氮肥的施用不能过多,否则引起地上部徒长,地黄块根生长受阻,既降低产量,也使品质下降。

地黄的需肥有哪些规律?

2、地黄的本田施肥有哪些技术?

(2)追肥:一般追施两次,第一次在幼苗直径:6~10cm时,第二次在幼苗直径15~18cm时。每次每667m2;施饼肥:50~100kg,或硫酸铵:10kg,或人粪尿:1500~2500kg,穴施覆土。地黄封垄后不再追施氮肥。土壤钾营养含量低的地块可适当追施钾化肥,用量每667m2为5~10kg,随浇水时施用。有报道...

地黄的本田施肥有哪些技术?

3、种植地黄一亩利润多少(地黄的种植技术及亩收益分析)

地黄的除草都是由人工来进行,又因地黄的根系较浅,除草时不宜吃土太深。地黄也是喜肥的作物,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要多施磷钾肥。地黄对水的要求也很高,不同生长时间对水的需求也不一样,生长前期需水较大,要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后期地下根茎膨大期,水分需求少,保持田间土壤干燥,还...

4、地黄生长周期多长

在施肥管理方面,地黄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以促进叶片茂盛生长。生长后期,为了根茎的发育和膨大,应注重氮、磷、钾的平衡施肥,通常需要追肥两次:第一次施以壮苗肥,第二次施以追蔸肥。

地黄的生长期是几年

地黄的生长发育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幼苗生长期、抽薹开花期、块根伸长和膨大期、以及枯萎采收期。种植地黄通常采用根茎分段繁殖的方法。在管理方面,为了保证产量,每亩地黄种植大约需要30公斤的种子,种植密度应在8000至10000株左右,最终亩产量可以达到1600至2700公斤。施肥时,前期应以氮肥为主,以促进...

生地黄苗种了四个月死苗是怎么回事呢?

2、在地黄丛叶直径15厘米时(即俗称地黄苗碗口大时)可进行第一次根际追肥,追肥以氮肥为主,每亩施人畜粪水1500千克或尿素5千克对水施下,同时可进行叶面追肥,可用里贝里宴沃氨基酸叶面肥,提高地黄的抗病抗逆性。每周1次,可连续喷施3~5次,若叶面缺绿时,可喷施硫酸亚铁水溶液。此次追肥不宜过早...

毛地黄病虫害

减少施用氮肥,增加磷、钾肥的施用。及时摘除接触土壤的病叶、老叶,并销毁。病害名称为茎腐病,病原为黑曲霉菌 ,属于半知菌。病株叶片表现为浅绿色,多数在割麻留下的叶桩上呈水渍状湿腐,产生黄褐色或红褐色病痕,手压之有汁液流出。腐烂逐渐蔓延到未割的叶片基部,染病组织...

地黄有哪些特征?

地黄喜肥,基肥充足或者肥沃的土壤,块根长得好产量高,肥料不足,块根很小。喜肥品种对肥料的反应更为明显。叶子停止生长以前,需要充足的肥料,叶子停止生长以后若再施用太多的速效氮肥,常常会使叶子徒长,影响块根增长。有机的氮、磷、钾全肥更宜于地黄生长,在基肥中加入磷肥有利于地黄块根生长。缺钾的土壤添加草木灰...

钾有什么作用?

叶片充实、成熟早,有利于提高桑叶的产量和质量;当氮肥不足时,多施钾肥反而使桑叶提早老化;如果桑园土壤缺钾严重,会表现出病症,先在枝条基部的老叶上出现失绿斑,严重时桑叶叶尖、叶缘发黄枯萎,叶片脱落;由于钾集中于桑树的幼嫩器官,缺钾症自老叶向上发展。砂性土壤和酸性土壤易缺钾。

药用植物的营养是什么?

药用植物缺磷时,会使其生长发育受阻,主要表现为植株生长迟缓、矮小、瘦弱、直立、分枝少、延迟成熟、果实细小。如三年生西洋参缺磷时,开花和结实都较少,有时花蕾不孕。 植物吸收的磷,主要是无机态磷酸根离子,其中以H2PO-4最易被吸收,HPO2-4其次,而PO8-4则很难被一般植物吸收。 (三)钾 钾与氮、磷不同,它...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