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脱水时需补充的液体量是多少?
一、1岁小儿腹泻,重度脱水伴重度酸中毒,首次补充5%碳酸氢钠量是多少?
在处理1岁小儿的重度脱水和伴随的重度酸中毒时,首先需要了解累计损失的液体量。根据计算,对于一个10公斤重的小儿,累计损失的液量大约在1000到1200毫升之间。在补充5%碳酸氢钠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补充的碳酸氢钠量。根据计算,对于一个10公斤重的小儿,首次补充5%碳酸氢钠的量为50毫升。在进行补液治疗时,必须密切监测
二、1岁小儿腹泻,重度脱水伴重度酸中毒,此患儿需累计损失的液量及首次补充5...
若为等渗性脱水,需用1/2张液,补液量为700到800毫升减去扩容用去的180毫升,即520到620毫升。假设按600毫升计算,3份5%葡萄糖液300毫升,2份0.9%氯化钠液200毫升,1份1.4%碳酸氢钠液100毫升。换算成5%碳酸氢钠液为28毫升,可给30毫升。还需用5%葡萄糖液稀释,量为100毫升减去30毫升,即70...
三、护考脱水的分度及补液原则
在补液治疗方面,首要原则是定量,具体为第一天的补液总量应根据脱水的程度来计算:轻度脱水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150~180ml/kg。定性方面,遵循的原则包括:低渗性脱水时使用2/3张液体;高渗性脱水则应用1/3张液体;等渗性脱水时选择1/2张液体;扩容时使用2:1等张液体...
四、患儿补充累积损失量如何计算?
该患儿10kg,应补充的液体为:10kg×120~150ml/kg=1200~1500ml。体液丢失约为:10kg×50~100ml/kg=500~1000ml。累积损失量指发病至治疗前因腹泻、呕吐、出汗等原因导致的水和电解质成分的丢失量的总和。累积损失量的判定主要根据临床上的脱水的程度来判定。如轻度脱水的患者,其体液丢失量占体重的3%~5...
五、缺水补液量计算公式
通常,轻度脱水的补液量为90至120毫升/公斤体重,中度脱水为120至150毫升/公斤体重,而重度脱水则为150至180毫升/公斤体重。对于中度高渗性缺水,患者的缺水量占体重的4%至6%,每丧失1%体重的水分需要补充400至500毫升的液体。因此,中度高渗性缺水患者的补液量大致在1600毫升至3000毫升之间。这一计算方法...
小儿补液量一天不能超过多少
重度脱水是每天100-120ml/kg;3、继续损失量:是从输液开始,小儿可能继续腹泻,评估损失的液量,将继续损失的这部分补充。因此,一天的液量是生理需要、累积损失和继续损失,这三个方面加在一起的量。小儿补液是非常复杂的过程,补液的液体成分、张力、顺序、速度非常讲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完成。
人体脱水后应该怎样进行补液?
成人24小时补液量约为3000~5000毫升,儿童每公斤体重约100~150毫升。等渗性脱水使用1/2张含钠液,如3∶2∶1溶液(3份5%~10%葡萄糖,2份生理盐水,1份1.4%碳酸氢钠);低渗性脱水则使用2/3张含钠溶液。补液速度应先快后慢,其中总量的一半在8~10小时内滴完,剩余的一半在16~24小时内完成...
小儿补液遵循的原则中三定是指
1、定量:根据脱水的程度,轻、中、重度脱水分别补充90~120ml/kg、120~150ml/kg、150~180ml/kg的液体。2、定性:根据脱水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液体。等渗性脱水使用1/2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使用1/3张含钠液,低渗性脱水使用2/3张含钠液。伴有休克的患者,应首先使用1张含钠液进行扩容。3、定速:...
重度脱水伴休克时,扩容治疗采用的液体张力是
【答案】:E 重度脱水应该先以2:1等张含钠液按20ml/kg的速度于30~60分钟内快速静脉输入,以扩充血容量迅速改善血液循环和肾功能。然后再补充三方面的液体疗法包括三方面的液体: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等渗脱水用1/2张含钠液,低渗性脱水用2/3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用1/3张含...
三种脱水的补液原则
1、定量:第一天补液总量按照轻度脱水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150~180ml/kg计算。2、定性:低渗性脱水用2/3张液体,高渗性脱水用1/3张液体,等渗性脱水用1/2张液体,扩容用2:1等张液体,性质不明应1/2张液体。3、定速:无周围循环衰竭者,前8小时补液体总量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