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土壤中氮含量往往不足的原因
一、农田土壤氮磷流失的影响因素
土壤质地和结构,土壤pH值。1、土壤质地和结构:土壤质地和结构会影响土壤对氮磷的吸附和保持能力。土壤质地细、结构差的土壤会导致氮磷流失。2、土壤pH值:土壤pH值会影响土壤对氮磷的吸附和转化能力。土壤pH值低的土壤会导致氮磷流失。
二、蔬菜缺氮症是由哪些原因形成的?
就目前状况而言,导致蔬菜缺氮症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①土壤有机质少、供氮能力低。蔬菜耗氮量大,要求土壤有较高的基础肥力,基础肥力不高的土壤,供氮能力差,缺乏自身的调节能力。施氮稍有不足,容易出现缺氮症状。例如一些高山蔬菜基地,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低,供肥保肥性能差,种植的蔬菜就容...
三、我国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据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的调查,不合理耕作、过度种植、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以及沟渠设施的老化,导致农田土壤普遍出现耕层变薄、养分失衡、土壤板结、生物性状退化、土壤酸化和盐渍化加剧、防旱排涝能力下降等问题,耕地土壤的基础地力随之不断下降。2、单一的“增肥低增产”模式 我国的耕地质量问题还表...
农田径流中的氮、磷主要来源于哪些?
1. 施用的氮肥: 氮是农田径流中的关键成分。当施用的氮肥未被植物完全吸收或固定时,这些氮会以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形式进入农田径流。2. 土壤中的全氮: 土壤中本身就含有一定量的全氮,这些氮在降雨和灌溉等作用下,可能会随径流流失。每年每公顷约有30~60公斤氮被径流带走,不同地区差异显著。
氮肥作物氮素
氮过剩时,作物可能出现生长过于繁茂、分蘖过多、叶色浓绿、茎叶柔嫩多汁、体内可溶性非蛋白态氮含量过高、易遭病虫害、容易倒伏、谷粒不饱满、棉纤维品质降低、含糖率降低、薯块变小、结荚少等症状,进而影响作物产量。作物具有吸收同化无机氮化物的能力,主要从土壤中吸收铵盐和硝酸盐,即铵态氮和硝态...
农田不断施加氮肥的原因是
农田不断施加氮肥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满足密集种植植物对氮元素的大量需求,并补充因作物收获而损失的氮元素。具体来说:满足植物需求:农田中的植物通常是密集种植的,这意味着它们对土壤中氮、磷、钾等元素的需求量非常大。氮元素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有标准吗?
钾是植物的主要营养元素,同时也是土壤中常因供应不足而影响作物产量的三要素之一。农作物含钾与含氮量相近而比含磷量高。且在许多高产作物中,含钾量超过含氮量。钾与氮、磷不同,它不是植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成分。迄今为止,尚未在植物体内发现含钾的有机化合物。钾呈离子状态溶于植物汁液之中...
农田径流中的氮、磷主要来源于哪些?
农田径流是主要的农业污水来源,其中包含大量污染物。氮是关键成分,施用的氮肥若未被植物吸收或固定,会以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形式进入径流,如英国田间排水中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分别达到0.5毫克/升和17毫克/升。土壤中全氮含量通常在0.075~0.3%,每年每公顷约有30~60公斤氮被径流带走,不同地区...
秸秆还田一直难以普及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碳氮比失调。秸秆本身的碳氮比为65~85∶1,而适宜微生物活动的碳氮比为25∶1。秸秆还田后,土壤中氮素不足,导致微生物与作物争夺氮素,结果秸秆分解缓慢,麦苗因缺氮而黄化、苗弱,生长不良。解决办法是:秸秆粉碎后,旋耕或耕地前在粉碎的秸秆表面撒施氢铵50公斤或尿素20公斤,然后耕翻...
农田固氮植物的作用有哪些
农田固氮植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增加土壤肥力:提供氮肥:固氮植物能够通过其根部的固氮菌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氮素,从而增加土壤中的氮元素含量,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氮肥。补充微量元素:除了氮元素外,固氮植物还能帮助土壤积累其他对植物生长有益的微量元素,进一步改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