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返青分蘖期水分管理技术
一、水稻不同时期的水层管理技术
水稻插秧时保持1厘米水层,插秧后灌3-4厘米水层,水稻返青期不能出现缺水情况,否则返青延迟;水稻分蘖期灌水保持水层3厘米左右,低温天气需适当加深水层保护秧苗;水稻穗发育期保持6-7厘米的水层满足水稻生育中期的需水要求;抽穗后15-20天保持3-4厘米的水层,然后根据水稻成熟情况决定停灌水时间。一、水稻插秧至返青期水层管理 1、水稻插秧时
二、水稻分蘖期的田间管理
1、早施分蘖肥:在水稻插秧后3至7天内,根据田块的肥力情况,施用适量的肥料。肥力充足的田块每亩可施7.5至10公斤硫酸铵,或5至6公斤尿素;肥力较差的田块每亩可施10至12.5公斤硫酸铵,或4至5公斤尿素。确保肥料施用均匀,以促进水稻一致的生长。2、浅水勤灌:在水稻移栽成活期,保持水层深度在...
三、水稻分蘖期的田间管理
首先,水分管理是分蘖期的重要环节。初期应保持浅水层,一般控制在2-3厘米,这样有利于促进分蘖的生长。当稻田达到预定的穗数时,需要及时排水并进行晒田,这有助于控制无效分蘖的过度生长,同时促进根系的发育。其次,肥料的施用也至关重要。一般建议在秧苗返青后,尽早进行追肥。每亩地施用尿素4-5公斤...
四、水稻节水灌溉方式
3. 控制分期: 泡田期和移植返青期:需保证充足水分,促进秧苗扎根返青。 分蘖期:适度控水,促进根系深扎,提高分蘖质量。 拔节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需水量较大,需及时灌水,保证水分供应。 乳熟期和黄熟期:适度控水,促进籽粒灌浆和成熟。4. 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 掌握灌水时间:根据水稻生长阶段和...
水稻分蘖期的田间管理
水稻分蘖期的田间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早施分蘖肥:施肥时间:插秧后的37天内进行。施肥量:肥力充足的田块,亩施7.510公斤硫酸铵或45公斤尿素;肥力较差的田块,亩施1012.5公斤硫酸铵或56公斤尿素。施肥原则:长势好的地方少施,长势差的地方多施,以保持水稻整体长势一致。浅水勤灌:移栽成活期:...
水稻秧苗怎么管理提高分蘖
阿维高氯等杀虫剂,防治水田各种害虫。5. 合理管理水层: 深水护苗:水稻苗移栽后,进行深水护苗。 浅水灌溉:返青分蘖期以浅水灌溉为主,保持水层深度适中,以“寸水不露泥”为佳,保温促长,促进分蘖。通过实施以上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秧苗的分蘖能力,为水稻的高产打下基础。
返青分蘖期的田间水分如何管理?
90%)时,及时开沟排水晒田,也可在茎蘖数达到预定指标时灌深水控制分蘖。晒田应改以往一次重晒为轻晒、多次晒田,达到既控制分蘖不再增长而又不损伤根系的目的。第一次晒田晒到田边开小裂、人站田面不陷脚时,灌上浅水(或跑马水)。隔2~3天再晒,反复多次进行,至分蘖不上升为止。
水稻分蘖期多长时间
因此应早施分蘖肥,一般建议在返青后立即施用。施肥量应根据水稻的长势来确定,长势好的地方少施,长势差的地方多施。通过精细的管理和技术措施,可以确保水稻在分蘖期健康生长,为后续的丰收打下坚实基础。这些管理策略不仅有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还能增强其对环境压力的抵抗力。
水稻分蘖期的管理要点,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返青后需肥量逐渐增加。此时,根系主要分布在表土中,养分供应不足。因此,应尽早在分蘖期施用尿素。一般每亩施5-6kg尿素,均匀撒布,保持浅水层。掌握肥田少肥、薄地多肥的原则。分蘖肥一般在返青后立即施用,但不宜采用漫灌施肥。这取决于苗期施肥。一是80%的肥料要施,剩下的20%的肥料要根据...
水稻分蘖期多长时间
管理技术的重点是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土质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全苗、壮苗。前期以促为主,促进前期有效分蘖增多;分蘖后期以控为主,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确保穗多粒大。科学管水:移栽成活期应保持田水3至4厘米,以形成合理的保温、保湿环境,促进新根发生和返青。返青后,进入分蘖期,应进行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