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灌浆的最合适的温度
一、请问小麦在灌浆期怎样使灌浆充足?
最适温度:18~22℃ 最高温度:32~35℃ 小麦籽粒灌浆期温度适宜,有利于灌浆成熟和籽粒中干物质的积累,增加粒重。温度升高到25℃以上时,小麦灌浆过程加快,籽粒中干物质积蒙提前完成,籽粒变小,粒重降低;高温使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片早衰,功能期缩短,碳水化合物制造量减少。另外,高温还会加强呼吸作用,消耗已积
二、冬小麦在扬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如何管理,可获得丰产?
1、生育特点:小麦抽穗后,生长速度加快,一般经过2~5天,部分花就会开放,这时就进入了扬花期。小麦扬花期的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对开花和受精有很大影响,适宜的温度为9℃~30℃,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2、管理措施:在扬花期,植株新陈代谢旺盛,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因此要结合浇水追肥一次...
三、小麦灌浆水什么时候浇
5. 在高温干旱(长时间温度超过30摄氏度)、降水稀少(5月中上旬无有效降水)或土壤严重缺水(土壤持水量低于50%)的情况下,应及时浇灌灌浆水。6. 相反,如果小麦灌浆期间降水频繁、前期降雨量达到20毫米以上、土壤持水量保持在70%以上,则不需要额外浇灌灌浆水。
四、小麦到了灌浆期,土壤有一点旱,不浇水对产量有多大影响?
适时浇水是确保小麦灌浆期水分充足的关键。灌浆期的小麦需要的水量占整个生长期的25%-45%。在高温干旱(温度超过30°C且缺乏有效降水,尤其是在5月中上旬)或土壤水分低于50%的情况下,应适时浇灌浆水。然而,如果降水频繁,前期降雨量已达20毫米以上,土壤持水量达70%以上,则可能无需额外浇水。对于漏...
五、影响小麦籽粒灌浆的环境因素有哪些?提高粒重的途径有哪些?
小麦籽粒灌浆与环境的关系:(1)籽粒灌浆适宜的温度为20-22℃,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干物质积累,高于25℃对灌浆不利。(2)充足的光照条件,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增加灌浆强度。(3)适宜的土壤水分能养根保叶,促进灌浆,田间持水量以75%左右为宜。(4)适当的N、P矿质养分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形成、...
为什么说高温天气来得早,小麦反而会减产呢?
在小麦灌浆期,天气因素影响较大,主要包括温度和降雨量。据观察,在小麦灌浆的一般时期,适宜的温度约为20-22度。如果持续低于该温度的天气,则灌浆时间将延长,成熟时间将推迟。而如果出现持续高温天气,会加快灌浆时间,导致小麦早熟,小麦颖壳粒数增加,千粒重下降,导致产量降低。小麦灌浆期,很多冬小麦...
小麦干热风气象指标
在灌浆阶段,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22℃,一旦气温超过25℃,小麦植株蒸腾量显著增加,水分流失加速,灌浆进程加快,干物质积累提前结束,从而导致谷粒重量下降。若日平均气温持续高于26℃,且14时气温达到30℃以上,则对灌浆过程不利。当气温超过36℃时,小麦叶片会过早枯死,灌浆进程终止。适宜的土壤含...
小麦灌浆水什么时候浇
1. 小麦灌浆水的浇灌时间通常在小麦扬花至开花后的10天左右,此时正值小麦灌浆初期,大约在开花前后10天内。如果遇到旱情,应该及时浇灌灌浆水。2. 灌浆水的目的在于满足小麦在灌浆期间对水分的需求,并且能够改善田间的气候条件,减轻高温对灌浆的不利影响。3. 灌浆水的浇灌还有助于小麦抵御干热风,提高...
小麦灌浆期强度标准
温度为20-22℃。小麦灌浆期是小麦籽粒形成的一个阶段,在灌浆期内,小麦茎、叶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和转化的蛋白质通过同化作用贮存在小麦种子内,理想温度为20-22℃,超过25℃,则会使灌浆过程缩短。
小麦干热风发生在什么生长期危害最大
目前,我区小麦正处于齐穗至灌浆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期,适宜的气象条件有利于正常灌浆,增加千粒重,从而提高小麦单产。但是,我县在小麦灌浆期内,最容易出现有干热风天气,会对小麦产量的形成造成危害。小麦灌浆期适宜温度为20-22℃,25℃以上小麦灌浆速度加快,麦粒干物质积累快,粒重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