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灌浆期浇水
一、水稻什么时候灌浆 水稻灌浆期要如何管理
水资源管理:应采取干、湿、湿的间歇灌溉措施,浇水后让土壤自然干燥,再浇灌12天,以增加土壤氧气,保持根系活力。透水性强的砂土应保持薄水层。中期灌水不宜过深,籽粒出现“白浆”期时,可排出田面水分,但田面不应出现超过1cm的裂缝。温度控制:灌浆前期适宜温度为21~26℃,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应根
二、水稻灌浆期水肥管理
水稻灌浆期的水肥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控制浇水:方法:在田间水晒干后再进行灌水,避免长期淹水。原因:长期淹水不利于有害气体释放,可能导致水稻早衰、倒伏。追施肥料:肥料选择:追施尿素或硫酸铵等肥料。施肥时机:最好在水稻齐穗15天之内完成施肥,以提供充足的养分,增加灌浆速度和粒重。拔除杂草:...
三、水稻灌浆期水层管理
勤浇水、少浇水:应勤检查稻田水分状况,少量多次地浇水,以保持土壤一定的湿润度,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对水稻灌浆造成不利影响。灌浆后期:尽量少浇水:需尽量减少浇水次数和水量,使土壤保持相对较干的状态,这有助于增强根系的活力,防止后期发生倒伏情况。注意事项: 在整个灌浆期,应根据天气情况和稻田...
四、水稻灌浆期水层管理 水稻灌浆期的水层管理
水稻灌浆期水层管理:1、水层:灌浆初期保持稻田内具有浅水层,灌浆中期保持土壤湿润,要勤浇水、少浇水,灌浆后期要少浇水。2、光照:灌浆时提供充足的光照。3、温度:灌浆前15天,白天适温为29℃,晚上温度以19℃为宜,灌浆时适温是20-28℃,灌浆后15天,白天适温为20℃,晚上温度以16℃为宜。4...
五、水稻灌浆需要水吗
以免影响水稻的生长。灌浆中期:应勤浇、少浇水,保持田间土壤湿润,以支持水稻的正常灌浆过程。灌浆后期:尽量少浇水,保持田间土壤较干的状态,这有助于提高水稻根系的活力,避免后期倒伏。此外,水稻灌浆期还需注意适宜的生长温度、充足的光照、合理的肥料施加以及害虫防治,以确保水稻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水稻灌浆需要水吗,最佳温度是多少?需要多少天?应注意什么事项
水稻灌浆期分为3个阶段,灌浆初期,灌浆中期以及灌浆后期,不同的阶段浇水量不同。在水稻灌浆初期时,保持水稻田中的浅水层,不能灌深水;在水稻灌浆中期时,勤浇、少浇水,保持田间土壤湿润;在水稻灌浆后期时,尽量少浇水,保持田间土壤较干的状态,提高水稻根系的活力,避免出现后期倒伏。2、水稻是一...
水稻灌浆期水层如何管理?
水稻齐穗后,正值盛夏高温季节,也是水稻灌浆初期,要间歇灌溉,既保证水稻需水,又要保证向土壤通气。间歇灌溉是灌一次浅水,自然渗干到脚窝有水,再灌浅水,前期多湿少干,后期多干少湿。做到以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气养根、以根保叶、利于高产。为高产优质,停灌时期要在出穗后30天以上,一般...
育稻苗多久浇一次水
1. 秧苗阶段(种植后7-10天):保持土壤湿润,每天浇水一次或根据土壤湿度决定是否需要浇水。2. 分蘖期(分蘖开始后):保持土壤湿润,通常每3-4天浇水一次。3. 拔节至抽穗期:土壤应保持湿润,但不要过湿,通常每5-7天浇水一次。4. 抽穗期至水稻灌浆期:土壤保持湿润,但避免过度浸水,通常每7-10...
水稻灌浆期应该注意什么?怎么防病虫害?
1.合理灌溉:可以减少空粒和秕粒,提高千粒重,提高产量。抽穗扬花期田间要保持浅水层。灌浆期以湿润为主,干干湿湿间隙灌溉,以保持根系活力。且不易排水过早,以防水稻因缺水而造成水稻早衰而影响产量。2.防早衰:为获得更高的产量,灌浆期千万不能大意,建议您可以在化学防治上及时喷施高收增产套餐。
农村种植晚稻,抽穗灌浆期需要灌溉浇水吗?
灌浆期是水稻对水较敏感的时期,灌浆初期应保持浅水层,以满足水稻对水分的需求;灌浆中期,应采取间隙灌溉的方法,保持田间湿润;后期以干为主,有利提高根系活力、延长叶片寿命和防止倒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