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剂依据其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可分为
一、什么是干混悬剂?和颗粒剂的区别是什么?
此外,颗粒剂根据其在水中的溶解性可以分为水溶性颗粒剂、混悬型颗粒剂以及泡腾性颗粒剂等。水溶性颗粒剂在水中可以迅速溶解,混悬型颗粒剂在水中可以形成混悬液,而泡腾性颗粒剂则会在水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形成气泡。总的来说,干混悬剂和颗粒剂在形式、使用方法以及适用药物上都有一定的区别。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选择合适的剂型,以满足治疗需求。
二、冲剂分类
1. 可溶性冲剂:这类冲剂大部分是水溶性的,例如常见的感冒退热冲剂和板蓝根冲剂。这些药物通常可以直接溶于水中,有时也被称作"冲服剂"或"干糖浆"。此外,还有酒溶性冲剂,如养血愈风酒冲剂,这类冲剂需加入适量的饮用酒后溶解,形成药酒。2. 混悬性冲剂:如橘红冲剂和复脉冲剂,它们在水中溶解后形成...
三、我想知道干混悬剂和颗粒剂的区别?
颗粒剂:是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中国药典规定的粒度范围是:不能通过1号筛的粗粒和通过4号筛的细粒的综合不能超过8.0%.可以直接吞服.又可直接冲入水中引用.根据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可以分为水溶性颗粒剂,混悬型颗粒剂以及泡腾性颗粒剂....
四、什么是干混悬剂?和颗粒剂的区别是什么?
1、干混悬剂:难溶性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粉状物或粒状物,临用时加水振摇即可分散成混悬液供口服的液体制剂。2、颗粒剂:原料药和适宜的辅料混合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粒状制剂。二、特点不同 1、干混悬剂:方便携带,运输方便,稳定性好等,又有液体制剂的优势(方便服用,适合于吞咽有困难的患者...
药物制剂技术——散剂、颗粒剂、胶囊剂
颗粒剂是指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粒状制剂,根据其在水中的分散情况,一般分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性颗粒剂及泡腾性颗粒剂。其制备工艺:(1)物料的粉碎过筛;(2)称量与混合(辅料);(3)制软材;(4)制湿颗粒;(5)干燥;(6)整粒与分级;(7)质量检查与分剂量;(8...
可溶颗粒的溶化时限要求为
溶化性:可溶性颗粒,取供试品10g(中药单剂量包装取1袋)加20倍量热水搅拌5分钟,可溶颗粒应全部溶化,允许有轻微混浊;泡腾颗粒,取供试品3袋,分别置盛有200ml水的烧杯中,水温为15℃~25℃,应迅速产生气体而成泡腾状,5分钟内颗粒均应完全分散或溶解在水中。颗粒剂按上述方法检查,均不得有异物...
冲剂溶化性
在评估冲剂的溶化性时,首先要对供试品进行处理。对于颗粒剂,取10克,并加入20倍体积的热水,进行充分的搅拌,持续5分钟。对于可溶性颗粒剂,其预期表现是应完全溶解,尽管允许轻微的浑浊现象存在。这表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良好,不会有不溶性物质残留。对于混悬性颗粒剂,实验要求是将其加入水中后应能...
头孢羟氨苄颗粒剂检测方法
头孢羟氨苄颗粒剂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三个步骤。首先,进行鉴别实验。取适量样品,将其溶解在水中,制成每1毫升溶液中含20微克头孢羟氨苄的溶液,然后通过分光光度法(参见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Ⅳ)进行检测,观察在264纳米波长下的最大吸收情况。在检查阶段,对样品的酸度进行测定...
农药剂型有哪些种类?
粒剂是由原药、载体和助剂加工成的粒状剂型,按粒径大小可分为微粒剂、颗粒剂和大粒剂。非解体性粒剂的有效成分逐渐从载体中释放出来,而解体性粒剂则称为水分散性粒剂。可湿性粉剂是一种易被水润湿并在水中分散、悬浮的粉状剂型。与乳油相比,它不需使用有机溶剂和乳化剂,且包装、运输费用低...
下列质量检查中,属于颗粒剂特征检查项的是( )。
①可溶颗粒检査法取供试品10g(中药单剂量包装取1袋),加热水200ml,搅拌5分钟,立即观察,可溶颗粒应全部溶化或轻微浑浊。②泡腾颗粒检查法取供试品3袋,将内容物分别转移至盛有200ml水的烧杯中,水温为15~25℃,应迅速产生气体而呈泡腾状,5分钟内颗粒均应完全分散或溶解在水中。颗粒剂按上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