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素管理与水稻倒伏的关系

奥普乐农资2025-07-13 11:1798 阅读22 赞

一、水稻施肥的注意事项

水稻过量施用氮素肥,不仅会造成无效分孽增多,变青、倒伏、病虫害加剧,导致空秕粒多,结实率下降,影响水稻产量。氮素肥料主要用作追肥,第一次在水稻插栽后亩施尿素6~7千克,第二次在插后13~15天结合耘田,亩施尿素4~5千克,以利发棵壮蘖。中期要注意排水控肥,只对生长较差的二、三类禾苗酌情补施一些平衡肥,后期看苗补

二、水稻品种垦稻12怎样种植不倒伏?前氮后移都在什么时候施肥

施肥合理 施肥不合理,氮、磷、钾比例失调也是水稻倒伏主要因素之一。正常施肥水平为每亩施用氮、磷、钾为:尿素为12~13公斤、磷酸二铵10公斤、硫酸钾8公斤,农民实际施用尿素为13~16公斤、磷酸二铵10公斤、硫酸钾4~6公斤。一是很多农民没有遵循水稻需肥特点及需肥规格操作,普遍是氮肥施用偏多,钾...

三、水稻一生需要多少个氮 水稻氮肥过多如何补救

水稻一生通常需要每100kg稻谷吸收氮素22.4kg。水稻氮肥过多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补救:稀释氮肥:用水浇灌稻田,稀释土壤中过量的氮肥。补充钾肥:为水稻补充适量的磷酸二氢钾或其他钾肥,以平衡土壤养分,减轻氮肥过量的危害。增强抗倒伏能力:施用过量的氮肥可能导致茎干脆弱,增加倒伏风险。因此,可以适量补...

水稻一生需要多少个氮 水稻氮肥过多如何补救

水稻出现倒伏现象,是因为缺肥吗?多施些什么样的肥料能预防倒伏?

水稻倒伏我们要在生产过程中追踪溯源,同时要注意产生规律性特性。来进行合理防控措施。水稻倒伏在具体生中,缘故总总,众多因素能够导致水稻倒伏。除开水稻种类特点外,另外就是种植相对密度,肥水管理水准,,及其气象要素和有害生物防治伤害等因素,水倒伏总体来讲还是之上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发生概率要一些...

怎样加强水稻苗期分蘖率

寒冷地区可采用“深水淹蘖”抑制后期分蘖。深水以10厘米左右为宜,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10天,以免基部节间过度伸长,导致倒伏。适时晒田与合理灌溉相结合,能够有效调控分蘖,提高水稻产量。通过精细管理,不仅能保证水稻的分蘖率,还能促进根系健康,增强植株抗逆性。

为什么秧田的秧苗转黄色

1. 水稻秧苗发黄的原因:1.1 施肥知识不足:长期以来,水稻种植主要依赖碳铵和普钙,这种偏施氮肥的做法会导致秧苗旺长,叶片披散,茎秆软弱,分蘖过多,成穗率低。此外,偏施氮肥会使叶片肥嫩,茎秆易倒伏,并增加病虫害风险。合理使用含有多元素养分的复混肥,可以控制秧苗前期疯长,使水稻长势稳健...

氮、磷、钾对水稻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钾还有助于氮素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所以施氮越多,对钾的需要量也就相应增加。钾对植物体内多种重要的酶有活化剂的作用。适量的钾能提高光合作用和增加稻体碳水化合物含量,并能使细胞壁变厚,从而增强植株抗病、抗倒伏能力。水稻缺钾时根系发育停滞,容易产生根腐病,叶色变浓绿程度与施氮过多时...

给水稻施肥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才能让水稻长得更好?

水稻封行后,一般来说不会再施加氮肥了,假如水稻苗长较旺,有旺长问题,要及早“晒田”,水稻停下灌溉7天——10天左右,促使水稻有效分蘗,根部成长发育,把控水稻旺长,避免 水稻“恋青”倒伏。孕穗期可施加氯化钾5公斤/亩,过磷酸钙15公斤/亩,促使水稻出穗、扬花。水稻齐穗期,要避免 高温高闷...

水稻怎样施肥能高产

控制氮素肥:适量施用氮肥,过量会导致无效分蘖增多、倒伏、病虫害加剧等问题。重视施用磷钾肥:增强植株体内活动力,促进养分合成与运转,提高产量。增施多元肥:微量元素如锌、锰、硼等能改善水稻根部氧的供应,增强稻株的抗逆性,提高产量。综上所述,要实现水稻高产,必须科学施肥,合理把握施肥量与...

水稻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栽培方法有哪些

水稻对氮素的吸收量在分蘖旺期和抽穗开花期达到高峰。施用氮肥能提高淀粉的产量,而淀粉的产量与水稻籽粒的大小、产量的高低、米质的优劣成正相关。如果抽穗前供氮不足,就会造成籽粒营养减少,灌浆不足,降低稻米品质。水稻对磷的吸收各生育期差异不大,吸收量最大的时期是分蘖至幼穗分化期。磷肥能促进...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