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和硅的区别
1、硒堆整流器能用硅整流器代替吗
硒堆整流器和硅整流器是两种不同的整流器类型。硒堆整流器是一种使用硒元素作为整流器材料的整流器,而硅整流器则是一种使用硅元素作为整流器材料的整流器。两者的性能和特点有所不同,因此不能直接互换使用。硒堆整流器具有使用寿命长、稳定性好、工作可靠等优点,但其整流效率较低,体积较大,价格较贵。硅整流器则具有效率高、占用空间小、价格便宜等优点,但对于电源质量...
2、硒和硅是一种元素吗?
不是,硒是第34号元素,符号为Se,硅是14号,符号为Si,他们都是非金属,有半导体性质。但却是两种元素。硒单质是灰色或红色粉末,也有块状或颗粒。而硅单质是黑色晶体。
3、硒整流器和硅整流器有什么区别
效率。硅整流器通常比硒整流器具有更高的效率,硅整流器的导通和关断速度较快,损耗较低,因此能够提供更高的电流和更高的转换效率。
4、非晶硒和非晶硅平板探测器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1、能量转化方式不同 非晶硒属于直接转换平板探测器,非晶硅属于间接转换平板探测器。2、构成成分不同 非晶硒平板探测器主要由非晶硒层TFT构成。非晶硅平板探测器由碘化铯等闪烁晶体涂层与薄膜晶体管或电荷耦合器件或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构成。3、工作原理不同 非晶硒平板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是入射的X射线使...
半导体第一代材料“硅”“矽”不同称呼的由来;
大陆在1953年后,为了区别于"锡"和"硒",统一采用"硅",读作"gui"。日本最初将其音译为"珪素",与中文"硅"的来源不同。汉字"硅"本是"砉"字的变体,与"夕"同音。1871年,徐寿在翻译中引入了"矽"这一音译,尽管这个字并非新造。中国大陆出于发音清晰的考量,1950年代选择了"硅"。在发音上,"...
矽改名为硅是什么时候?为什么改名?
1. 中国大陆在1953年2月决定将元素“矽”改回原名字“硅”,以避免与“锡”和“硒”混淆,并确定“硅”的读音为“gui”。2. 元素的英文名silicon源自拉丁文的silex,silicis,含义为燧石。在民国初期,学者将此元素译为“硅”,并读作“xi”。3. 由于“硅”字本也可读作“huo”,“矽”字被...
非晶硒平板探测器与非晶硅对比的优缺点
非晶硒平板探测器的缺点: 制造成本高:非晶硒材料的生长和加工技术相对复杂,对生产环境的要求较高,导致制造成本相对较高。 生产和研发难度大:由于非晶硒材料的特殊性,其生产和研发过程相对复杂,增加了难度。非晶硅平板探测器的优点: 制造成本低:非晶硅材料的生长和加工技术相对成熟,制造成本较低...
非晶硒和非晶硅平板探测器的区别在哪里?
非晶硒和非晶硅平板探测器的区别在于 1、结构不同。非晶硅平板探测器的结构主要是由闪烁体和感光体(具有光电二极管作用的非晶硅层)集成在一起再加TFT阵列构成;非晶硒平板探测器的结构主要是由非晶硒层加TFT阵列构成。2、A/D转换原理不同。非晶硅原理是闪烁体经X射线曝光后,将X射线光子转换为可见光...
半导体第一代材料“硅”“矽”不同称呼的由来;
大陆在1953年后,为区别于“锡”和“硒”,统一采用“硅”,读作“gui”。在发音上,“硅”在台湾读作去声,而在大陆主要读作阴平。历史演变:汉字“硅”本是“砉”字的变体,与“夕”同音。1871年,徐寿在翻译中引入了“矽”这一音译。日本最初将其音译为“珪素”,后改为“硅”,以反映其...
哪些可以做半导体材料
硼掺杂的硅等材料可以提高其导电性能,用于制造特定的半导体器件。氮化硅: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腐蚀和机械性能。在高温电子器件、传感器和光电子器件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硒:是一种较早被发现的半导体材料之一。在光电器件、太阳能电池和整流器等领域有一定的应用。这些半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