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壤的固磷能力
1、磷在土壤中的固定机制
2、异成分溶解作用:由于磷酸一钙溶解,水解后,生成的磷酸及其肥料本身的游离酸会引起施肥点周围的土壤ph急剧下降,可降至1-1.5范围,这样的强酸度,可破坏粘土矿物结构,把土壤中的铁、铝、锰、钙等成分溶解出来,对磷酸产生固定作用,形成各种不同溶解度的磷酸盐沉淀。
2、水稻缺磷现象和土壤有哪些联系?
水稻并不是需磷多的作物,但早稻缺磷在南方低丘红壤地区仍有相当面积,其原因是红黄壤的强烈的固磷能力。这种固磷力与组成红、黄壤的黏土矿物以高岭土为主,有丰富的铁、铝胶体等特点有关。在各种黏土矿物中,高岭土是对磷吸附能力最强的一种。因为高岭土的晶格表面有大量的-OH基,容易与磷酸根离子...
3、土壤中磷、钾肥被固定的机制有什么不同
(2)表面反应机制 该固磷作用发生在土壤固相的表面。具体可分为: ① 表面交换反应(pH 5.5~6.5)通过土壤固相表面的OH-和溶液中的磷根交换, ② 表面上次生化学反应在土壤CaCO3晶核的表面通过化学反应或吸附形成一层 CaHPO4的膜状沉淀。③ 阳离子吸附机制(中性土壤)(3)闭蓄机制 当磷在土壤中固定...
磷素肥料的施用原则是什么 磷素肥料在土壤中会怎么样
为减少固磷作用,可以在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以降低土壤酸性,从而减少活性Al3+、Fe3+的数量。
磷素肥料的施用原则是什么 磷素肥料在土壤中会怎么样
铁铝磷酸盐,Al-P、Fe-P)。这是磷肥利用率通常仅为10%-20%的原因之一。尽管磷在土壤中的固定现象限制了其有效性,磷肥的效果却能持续5年或更久。因此,磷肥总的利用率可以达到70%-75%。为减少土壤中活性Al3+、Fe3+的数量,从而降低固磷作用,可以在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以降低土壤酸性。
植物根部的固磷固氮作用
1. 固磷作用:植物根部通过其特殊的吸收机制,能够从土壤中有效吸收磷元素。某些植物根部还能分泌有机酸等物质,溶解土壤中难溶性的磷,提高磷的有效性。根部吸收磷后,将其运输到植物体内,参与各种生理生化过程,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2. 固氮作用:与根瘤菌共生:对于豆科植物等固氮植物,其根部能与土壤...
土壤检测之磷组分
无机磷:水溶态磷:对植物的吸收至关重要,含量较低,通常在零点几至几ppm之间。吸附态磷:通过不同作用力吸附在土壤固相表面,是土壤磷素的一个重要形态。矿物态磷:大约99%的无机磷以矿物态形式存在,主要为正磷酸盐,根据结合的阳离子不同,可以进一步分类。有机磷:主要组分:包括植素类、核酸类...
土壤检测之磷组分
土壤中磷的存在状态不同,其有效性也有所不同,大致分为速效磷、缓效磷和难溶性磷。其中有效磷则指可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的磷。此外,土壤有效磷还包括胶体表面的弱吸附态/易交换态磷和部分微溶性固相磷酸盐化合物。土壤有效磷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是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为合理施肥...
玉米缺磷是怎样形成的?
容易发生缺磷的土壤条件主要是:酸性土壤如第四纪红色黏土母质发育的固磷能力强的红黄壤;有机质低的花岗岩、砂岩发育的贫瘠土壤;石灰性或碱性土壤中磷转化为作物不能吸收的形态;早春气温低(15℃)、高寒山区、冷浸田土壤有机磷分解释放慢;氮肥用量偏大,磷肥用量不足等。
不同土壤的特点
粘质土壤的土粒细腻,含有较多的氮、磷、钾等矿质养分。尽管其通气性不佳,保肥能力却很强,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但是,由于土壤保水性强而通气性差,这种土壤容易造成缺氧现象。三、土壤的组成 土壤是由固相(如矿物质和有机质)、液相(如土壤水分或溶液)和气相(如土壤空气)这三相物质以及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