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的固磷作用名词解释
一、植物根部的固磷固氮作用
植物根部的固磷固氮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特定机制增加土壤中的磷和氮元素含量,促进植物生长。1. 固磷作用:植物根部通过其特殊的吸收机制,能够从土壤中有效吸收磷元素。某些植物根部还能分泌有机酸等物质,溶解土壤中难溶性的磷,提高磷的有效性。根部吸收磷后,将其运输到植物体内,参与各种生理生化过程,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2.
二、磷在土壤中的固定机制
2、异成分溶解作用:由于磷酸一钙溶解,水解后,生成的磷酸及其肥料本身的游离酸会引起施肥点周围的土壤ph急剧下降,可降至1-1.5范围,这样的强酸度,可破坏粘土矿物结构,把土壤中的铁、铝、锰、钙等成分溶解出来,对磷酸产生固定作用,形成各种不同溶解度的磷酸盐沉淀。
三、土壤中磷、钾肥被固定的机制有什么不同
该固磷作用发生在土壤固相的表面。具体可分为: ① 表面交换反应(pH 5.5~6.5)通过土壤固相表面的OH-和溶液中的磷根交换, ② 表面上次生化学反应在土壤CaCO3晶核的表面通过化学反应或吸附形成一层 CaHPO4的膜状沉淀。③ 阳离子吸附机制(中性土壤)(3)闭蓄机制 当磷在土壤中固定为粉红磷铁矿后,...
四、速效磷和有效磷是一样的吗
土壤有效磷是土壤磷素养分供应水平高低的指标,反映了土壤中磷素的贮量和供应能力。了解土壤中有效磷的供应状况,对于合理施肥具有直接的意义。提高土壤有效磷的方法:调节土壤酸碱度,如适当施用石灰调节酸土壤的pH值,可减少磷的固定作用,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机质多的土壤固磷作用...
五、磷素肥料的施用原则是什么 磷素肥料在土壤中会怎么样
因此总的利用率在70%75%之间。 固化现象:磷在土壤中存在固化现象,如在酸性土壤中磷肥会转变为磷酸铝和磷酸铁,在碱性土壤中则会转变为磷酸钙。这种固化现象进一步降低了磷肥的利用率。为了减少固磷作用,可以在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降低土壤酸性,从而减少土壤中活性Al3+和Fe3+的数量。
磷素肥料的施用原则是什么 磷素肥料在土壤中会怎么样
铁铝磷酸盐,Al-P、Fe-P)。这是磷肥利用率通常仅为10%-20%的原因之一。尽管磷在土壤中的固定现象限制了其有效性,磷肥的效果却能持续5年或更久。因此,磷肥总的利用率可以达到70%-75%。为减少土壤中活性Al3+、Fe3+的数量,从而降低固磷作用,可以在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以降低土壤酸性。
磷素肥料的施用原则是什么 磷素肥料在土壤中会怎么样
在酸性土壤中,磷则转化为磷酸铝和磷酸铁。这是导致磷肥利用率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尽管磷在土壤中的固定现象限制了其有效性,但磷肥的效果却能持续较长时间,总的利用率可以达到较高水平。为减少固磷作用,可以在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以降低土壤酸性,从而减少活性Al3+、Fe3+的数量。
植物固氮固磷作用研究
植物固氮固磷作用对于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种植具有固氮固磷能力的植物,可以有效增加土壤中的氮磷元素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为植物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二、固氮植物种类 我国已经研究和培育了多种固氮植物,如光叶紫花苕子、白三叶、紫云英、紫花苜蓿、决明子、箭扣...
磷素肥料的施用原则是什么 磷素肥料在土壤中会怎么样
在酸性土壤(pH7.5)中则会转变为磷酸钙(磷酸二钙或磷酸三钙,Ca-P)。这导致磷肥利用率仅在10%-20%左右。尽管如此,磷肥的后效可长达5年或更久,这意味着磷肥总的利用率在70%-75%之间。在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可以降低土壤酸性,减少土壤中活性Al3+和Fe3+的数量,从而减少固磷作用。
土壤胶体体系在土壤物质运动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是什么?
土壤胶体体系是由胶体颗粒(直径小于0.2微米的颗粒)组成的,主要由粘粒、有机质等组成。土壤胶体体系在土壤物质运动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如下:1、吸附作用 土壤胶体体系表面具有电荷,可以吸附带电荷的离子,如矿物质、有机酸等,防止这些物质被冲走,保持在土壤中,起到固磷、抗蚀等作用。2、铵化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