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分和肥力的区别
1、简述土壤肥力,土壤养分,土壤生产力的概念,三者间有何联系和区别
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的肥力就越大;土壤的养分主要是氮磷钾和有效的微量元素,土壤有机质含量越大,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就越多,农作物不但品质好,而且产量高。
2、怎样区分土壤养分和土壤肥力?
按我的理解:养分是土壤中氮磷钾等有效成分的含量,而肥力是指适于作物生长的评价指数
3、土壤肥力与什么有关
1 粗浅的说来,氮磷钾硼锌等等这些都是肥力,而土壤有机质含量决定了土壤能够蓄积氮磷钾的数量,简单的说有机质就像一个容器一般,一般情况下容器越大,能够蓄积的营养也就越多。而有机质的构成往往就是有机氮、有机磷等等,他们在分解后也能释放出速效氮磷钾供植物所需。2 肥力是一个非常模糊...
4、土壤养分分级标准
1. **有机质**:土壤中的有机质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来源之一。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标准,土壤有机质含量分为六级。一级标准为大于40 g/kg,表示土壤肥力较高;二级为30-40 g/kg,属于较肥沃土壤;三级为20-30 g/kg,表明土壤肥力一般;四级为10-20 g/kg,属于贫瘠土壤;五级为6-10 ...
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养分的多少
土壤肥力高低主要取决于土壤水分、土壤养分、土壤空气、土壤温度等。土壤肥力四因素是指养分因素,即土壤中的养分贮量、强度因素和容量因素等;物理因素,即土壤的质地、结构状况、孔隙度等;化学因素,即土壤的酸碱度、阳离子吸附及交换性能等;生物因素,即土壤中的微生物及其生理活性。土壤肥力四因素:...
肥力名词解释
肥力是指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等自然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土壤所具有的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养分的能力。土壤自然肥力是自然成土过程的产物。由于自然成土条件的差别,自然肥力亦有高低之分。出处:徐海宾杨立群《家庭花谱》一:“一般盆树需每一二年翻盆换土一次。若几年不换土,土壤肥力耗尽...
谁知道土壤肥力的分类??
(1)自然肥力:土壤在自然因素联合作用下所发展出来的肥力 是自然成土过程的产物.如:原始森林; 高山土壤…(2)人为肥力:在耕种过程中发展出来的肥力,是农业土壤在耕种、施肥、改良及其它技术措施等人为因素影响下产生的结果。 自从人类从事农耕活动以来,自然植物被农作物所代替,森林或草原生态系统为...
土壤肥力四因素是什么
土壤肥力四因素分别是养分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1、养分因素 养分因素指土壤中的养分贮量、强度和容量,主要取决于土壤矿物质及有机质的数量和组成。土壤向植物提供养分的能力并不直接决定于土壤中养分的贮量,而是决定于养分有效性的高低,土壤里面缺乏植物生长必需的17种元素,植物就不能...
土壤肥力名词解释
在适宜的酸碱度下,土壤中的养分更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提升土壤肥力的措施 科学合理地施肥是提高土壤肥力的关键。根据不同作物的养分需求和土壤养分状况,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施肥量,确保植物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配合化肥的施用,合理应用有机肥料,如农家肥、堆肥等,提高土壤的有机物含量和养分供应能力...
土壤肥力包括哪些要素?
1、土壤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综合反应。2、土壤肥力是土壤通气性、透水性、保水性、矿质含量、腐殖质含量、酸碱度等诸多因素的一个综合概念,而不是指它们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3、土壤表层在降雨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