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光度法的检测原理

奥普乐农资2025-07-01 00:0185 阅读1 赞

1、荧光分析法如何进行定量检测并确定气体浓度?

直接荧光光度法:原理:直接测量物质自身在紫外光激发下发射的荧光强度。荧光强度与物质浓度成正比。定量关系:通过公式I=KC建立荧光强度与物质浓度的定量关系。间接测定法:应用:对于不直接发射荧光的物质,通过荧光染料等试剂与之反应,形成能发射荧光的络合物。原理:测量络合物的荧光强度,从而间接测定原物质的浓度。

荧光分析法如何进行定量检测并确定气体浓度?

2、原子荧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操作步骤及检测项目详细介绍

1. 原子化:将待测样品中的元素原子化,常用的方法有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2. 激发:通过外部能量源(如电弧、激光等)激发原子,使其处于激发态。3. 荧光发射:激发态原子回到基态时,会发射特定波长的荧光。原子荧光光度计通过检测和测量这些荧光信号的强度来确定样品中的...

原子荧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操作步骤及检测项目详细介绍

3、从原理和仪器上比较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与荧光分光光度法的异同点

在原理方面,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涉及的是分子对特定辐射能的选择性吸收,从基态或较低能级跃迁至较高能级,形成分子吸收光谱。而荧光分光光度法则关注的是分子吸收激发光后,由基态跃迁至单重激发态,再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产生的荧光发射。荧光光谱属于分子发射光谱,其独特之处在于激发态分子在返回基态时...

从原理和仪器上比较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与荧光分光光度法的异同点

4、影响荧光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温度 温度↑,荧光效率下降,F↓。因为,温度↑,增加分子间碰撞机会而使能量消耗掉。3.pH值 pH值能改变某些荧光物质的电子构型从而影响荧光强度。4.溶剂 有些溶剂会使荧光效率下降,也可能带来干扰荧光。荧光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由高压汞灯或氙灯发出的紫外光和蓝紫光经滤光片照射到样品池中,激...

影响荧光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奎宁的含量

实验原理如下:1.硫酸奎宁的分子 结构特征:硫酸奎宁属生物碱类抗心率失常药,其分子 具有喹啉环结构,可产生较强的荧光,可直接用荧光法测定其荧光强度,由校正曲线求出回归方程进而求出试样中奎宁的浓度.2.定量依据与方法 (1)定量依据:在低浓度时,溶液的荧光强度与溶液中荧光物质的浓度呈线性关系If = ...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奎宁的含量

荧光光度法原理

水样用高氯酸-硫酸-钼酸钠消化,再用盐酸将硒(Ⅵ)还原为硒(Ⅳ)。在酸性条件下,硒(Ⅳ)与2,3-二氨基萘反应生成有绿色荧光的4,5-苯并苤硒脑,用环己烷萃取,在激发波长376nm,发射波长520nm下,进行荧光光度法测定。本法适用于海水、天然水中总硒的测定,若试样不经酸处理,可直接测定四价硒...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物质的含量时为什么要选择最大激发波长和最大荧光波长...

荧光分析法是一种高效测定物质含量的技术,其原理是利用物质在特定波长的激发光照射下发射荧光的特性。荧光光谱分析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尤其是与紫外光光度法或比色法相比。然而,为了获得最准确的测量结果,选择适当的激发光波长和荧光波长至关重要。选择最大激发波长和最大荧光波长的原因在于,当激发光波长...

荧光光度法原理

利用荧光光度计测定环境中某些物质的方法叫荧光光度法.而荧光分光光度计是给与一个激发波长后,到达激发态,再发射光,所以检测的是物质发射的光,检测信号与发射器不在一条线上。分光是指利用光的色散原理采用分光计选择荧光所标示的物质(元素)进行测量。

荧光分光光度计基本原理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是基于物质的荧光现象。首先,仪器通过高压汞灯或氙灯发出的紫外光和蓝紫光,这些光线经过滤光片的筛选,照射到样品池中,激发样品中的荧光物质。这些物质在吸收激发光后,会从基态跃迁到不稳定的激发态,随后在返回基态的过程中,部分能量以荧光的形式释放出来。荧光的产生与物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与荧光光度法的区别

1、可见分光光度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是生物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实验方法。许多物质的测定都采用分光光度法。在分光光度计中,将不同波长的光连续地照射到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时,便可得到与不同波长相对应的吸收强度。2、荧光光度法:由于不同的物质其组成与结构不同,所吸收的紫外...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