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苗期水肥管理
1、水稻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
1. 水肥管理 水稻秧苗生长至3叶前以干旱为主,2叶一心时施用尿素并适量浇水。3叶一心时追施促蘖肥,可选择尿素或配方肥。施肥后及时浇水,防止肥害。生长过旺时,可使用化学方法进行控旺。2. 除草防害 水稻生长期间,要及时拔除田间杂草,减少水肥的过度消耗。根据不同生长阶段选择适宜的药剂喷雾防治,如破口前使用
2、北方地区水稻种植管理技巧 水稻应该怎么养殖
一、播前准备期 整地: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灌溉方便的土地进行整地。 基肥:施入适量的基肥,为水稻生长提供养分。 选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抗病、高产品种,并进行晾晒处理。二、苗期 种子处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种子,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 水肥管理:加强水肥管理,确保...
3、水稻干旱后能大水漫灌吗?苗期干旱该如何进行水肥管理
不能大水漫灌。苗期是对水最敏感的时期,但是只要求水田水饱和状态,或浅水最有利于分蘖,在高温条件下(26℃~36℃),土壤持水量在80%时会产生分蘖最多。如大水漫灌,水层超过田8厘米时,使分蘖节光照弱,氧气不足,温度又低的情况下,抑制分蘖。
4、水稻灌浆期水肥管理
水稻灌浆期的水肥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控制浇水:方法:在田间水晒干后再进行灌水,避免长期淹水。原因:长期淹水不利于有害气体释放,可能导致水稻早衰、倒伏。追施肥料:肥料选择:追施尿素或硫酸铵等肥料。施肥时机:最好在水稻齐穗15天之内完成施肥,以提供充足的养分,增加灌浆速度和粒重。拔除杂草:...
水稻灌浆期如何增产(水稻灌浆期水肥管理注意事项)
适时排干积水:籽粒出现“白浆”阶段时,可以排干田面积水,只要田面不出现超过1cm的裂缝即可。后期不能撤水过早,以防水稻早衰影响产量。双季稻区应在保证晚稻移栽期的前提下尽量晚断水。二、科学喷施叶面肥 补施磷肥、钾肥或追施粒肥:齐穗期看苗追肥,叶色淡黄脱肥时,每亩用尿素6斤,氯化钾15斤...
种植稻米的各个阶段,该如何掌控水肥?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是针对目前水稻生产中化肥农药过量施用、产量不高不稳、肥料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重等突出问题,以控肥、控苗、控病虫(简称三控)为特色的高效安全施肥及配套技术体系。优点:一是高产稳产,增产增收。一般增产10%左右,倒伏大幅减轻,抗逆性强,稳产性好,每亩增收节支100...
水稻插秧后田间水层如何管理,此时有哪些病虫害需防治?
1、浅水灌溉或间歇灌溉。水稻插秧后,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较弱,外界气温高、风大,叶片的蒸腾作用比较大。因此,插秧后,应立即建立苗高1/2-2/3的深水,以不淹没秧心为好。不但可以防止叶片的蒸腾失水造成干枯,而且也可防止低温秧苗受冻,起到以水护苗的作用。水稻插秧后不立即灌水,轻则延长返青时间...
水稻烂秧病防治方法
选择成熟度高、品种纯正且适应当地条件的抗病品种,如楚粳系列和合系系列。种子需经过晒种处理。浸种时要确保种子浸透但不过度,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使用ABT4号生根粉等增强发芽效果。科学播种与水肥管理:根据品种特性调整播期、播种量和苗龄。保证足够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芽期保持湿润,苗期适时灌水...
水稻生长过程怎样管理
一、插秧后的田间管理 水稻移栽后,由于根系受伤,吸收水肥能力降低,地上部停止生长,叶色变黄,直到新根发生后才开始继续生长。(一)查苗补苗 插秧后往往有缺穴现象。须及时检查补苗,以保证应有的密度和基本苗数。(二)看苗灌水 大苗插秧后可以灌深一些水,经两三天后,落浅到一寸左右。小苗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