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是怎么变为硝态氮的原理图?

奥普乐农资2025-07-10 11:3448 阅读17 赞

1、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

土壤中可供农作物吸收的氮肥绝大部分是铵态氮和硝态氮,故施用的氮肥在土壤中须转化为铵态氮和硝态氮,而在转化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进入了环境,这就使氮肥利用率很低,如用15N示踪法测定,碳铵的利用率最低,表施于水稻田只有22.3%±6.0%;尿素较高,也只有39.1%;最高是硫铵,可达44.1%。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进入环境如图7-1所示。

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

2、铵态氮肥,硝态氮肥和尿素在土壤中的转化有何不同

在土壤中,铵根离子可以被土壤胶体吸附,也可以被微生物转化为亚硝酸盐,进而转化为硝酸盐。这一过程称为硝化作用。影响因素:土壤pH值、温度、湿度以及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都会影响铵态氮肥的转化速率。例如,在碱性条件下,铵根离子容易挥发损失;而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硝化作用会加速。硝态氮肥:...

铵态氮肥,硝态氮肥和尿素在土壤中的转化有何不同

3、氮循环和磷循环

余下的存在土壤里,它们会被流水搬运到江河湖海的水域里;豆类植物的根瘤菌也能吸收大气中的氮,作为其本身的营养;某些陆生和海生的蓝藻和绿藻在生长的过程中,也需要吸收大气中的氮,作为养料;工业污染产生的酸雨(硝酸)、空中闪电和宇宙射线会促使大气中的氮转变为可溶于水的硝态氮(硝酸盐),...

氮肥损失途径有哪些?怎样减少氮素损失?

由于氧化层中含氧较多,硝化细菌非常活跃,当铵态氮肥如碳酸氢铵、氯化铵施在这一层中,很容易被硝化细菌转化为硝态氮。硝态氮一方面可随水淋失,另一方面还会随水渗到还原层。由于还原层中反硝化细菌非常活跃,可将硝态氮还原成氮气或氧化亚氮而逃到空气中去造成氮素损失(图2)。这里需要指出,水田...

硝态氮是什么

硝态氮,是指氮肥中以硝酸根离子(NO3-)形式存在的氮素化合物。这种形态的氮肥主要包括硝酸钠、硝酸钾和硝酸钙等,它们在农业中被广泛应用,为作物提供所需的氮元素。与之相对的是铵态氮,它以氨(NH3)或铵离子(NH4+)的形式存在,例如液态氨、氨水、硫酸铵、氯化铵和碳酸氢铵等。硝态氮和铵态...

硝态氮和铵态氮有什么区别?

铵态氮是以铵根离子(NH₄⁺)的形态存在和流通于土壤、植物、肥料和大气中。由于其溶解度大,能够被植物快速吸收,在化肥工业中被广泛应用,但由于铵根离子具有酸性,因此会与碱性土壤中和导致氮元素挥发。水和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生成铵盐,被氧化后变为硝态氮。易溶于水,溶水后降低水温...

硝态氮是什么

硝态氮,主要由硝酸铵和硝酸磷组成,其特征在于含有硝基(NO)。这种氮肥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极高的溶解度,能迅速被作物吸收,作为速效氮肥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硝态氮的吸湿性强,易导致肥料结块,一旦吸水,会变为液体,给实际使用带来不便。此外,它在受热时会分解,释放氧气,引发体积膨胀,具有易燃易...

硝态氮是什么

硝态氮的溶解度相对较低,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较高,因此在特定土壤条件下使用效果更佳。与铵态氮的区别:硝态氮与铵态氮是氮肥的两种主要形态。铵态氮以氨或铵离子的形式存在,溶解度大且能快速被植物吸收,但易转化或挥发损失。而硝态氮则相对稳定,更适合在特定土壤和作物需求下使用。

硝态氮是氮肥吗

1、硝态氮是氮肥,是指氮素以硝酸盐形态存在的氮肥。2、氮肥较适合施用于旱地作物,如玉米、甜菜、烟草等;有较强的助燃性和爆炸性,储运和二次加工时应注意防火防爆;氮肥不能与新鲜厩肥、堆肥和绿肥混用,原因是新鲜有机肥含的有机酸会促使氨气发生反硝化损失,可与腐熟的有机肥或磷钾肥配合施用...

什么是硝态氮肥

硝态氮肥是指含有硝酸根的氮肥,如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钙和硝酸铵等。以下是关于硝态氮肥的详细解释:溶解性:硝态氮肥易溶于水,溶解后会产生硝酸根离子和相应的阳离子,因此具有速效性,作物能够迅速吸收利用。土壤中的行为:由于硝酸根是带有负电荷的阴离子,它不能被带负电荷的土壤胶粒吸附。因此...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