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玉米专家

奥普乐农资2025-07-01 11:2197 阅读20 赞

一、李登海人物简介

李登海是一位卓越的玉米育种专家,以下是对其的简要介绍:身份与成就:李登海以初中学历的农民身份,在玉米育种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他创造了夏玉米高产纪录,并保持至今,这一成就使他成为世界玉米栽培史上的杰出贡献者之一。传奇经历:1979年,年仅31岁的李登海在莱州后邓村培育出了“掖单2号”玉米,单产达到776.9公斤,这一成就使他站在了中国玉

二、七次创造中国夏玉米高产纪录的育种专家是?

从1997年冬天起,李登海就远赴距离山东千里之外的海南,进行玉米的繁殖实验,因为海南的气候和温度都比较适宜玉米的成长,一年可以有三次成熟期,李登海在海南可以在一年中完成曾经在山东三年才能做实验。李登海曾经说玉米的成功率育种的成功率只有12万分之一,因此他就要争分夺秒地进行玉米育种试验才能不断...

七次创造中国夏玉米高产纪录的育种专家是?

三、老专家程相文每天看新闻联播用药盒做笔记,这位专家为何这么做?百度...

今年85岁的育种专家程相文,他曾经培育过14个玉米品种,其中有一个系列在全国已经推广种植了3亿多亩在海南育种的60多年里,他有半数的时间是租住在农户的家里,而且还需要自己耕地。就算是这样子陈老为了能够跟上时代,他每天都坚持收看新闻联播,并且在药盒的背面认真记下每天的重点在整理保存,因为这...

老专家程相文每天看新闻联播用药盒做笔记,这位专家为何这么做?百度...

李登海的个人经历

李登海历经十七年的艰辛攻关,在海南岛和家乡的土地上,先后培育“掖单2号”、“掖单8号”、“掖单6号”等高产玉米良种,其中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掖单2号”,亩产高达903.6公斤,创我国春玉米亩产最高记录。目前这一品种已推广到全国二十六个省、市、自治区,累计增产42.4亿公斤粮食。一九八六年,李登海培育的“8112*80...

吴绍骙的学术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吴绍骙积极从事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他在我国玉米育种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了许多创见,诸如:建国初期提出以发展玉米品种间杂交种作为杂种优势利用的先导;50年代中期主张选育推广玉米综合品种和倡导利用异地培育方法加速自交系的选育进程。人们喻之为吴老的“三斧”。他这“三斧”以及其它研究成果...

吴明珠的创新之路

”1973年,42岁的吴明珠又踏上了自己的创新之路,像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玉米育种专家、中国农大教授戴景瑞以及我国著名棉花专家郭三维他们一样,选择了去海南“南繁”,进行甜瓜的南部育种工作,而这也就意味着新的挑战即将开始,与此同时,有人开始发出质疑的声音,认为植物的生长...

张彪的人物事迹

由于他的吃苦耐劳、好学上进,1988年被组织派往赴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培训;1993年参加国家人事部培训与人事司和农业部教育与宣传司联合举办的“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及丰产栽培技术”高级研修班学习。为了加快优良玉米杂交种的世代繁育,张彪像候鸟一样每年八、九月份都要飞赴海南去实施玉米南繁任务。为了...

李登海与玉米的故事

1979年之前的玉米高产攻关研究,选用的都是平展型杂交玉米品种,经过多年的实践,李登海逐步认识到平展型杂交玉米在突破了650公斤后很难再创高产,就决定不再使用。在1979年的夏播高产田中,利用1978年冬在海南繁育配制的107×黄早4紧凑型杂交种,也就是掖单2号,一举突破700公斤,经专家验收达到776.9公斤,这一科研成果...

孟庆平经历

孟庆平,这位在农业科技领域有着显著成就的专家,于1993年凭借其在玉米当代杂交优势利用方面的杰出贡献,荣获沈阳市政府星火三等奖。他的研究成果并非止步于此,两篇关于玉米科学的学术论文被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玉米科学》上,这些论文不仅推动了科研进展,还被各地的玉米科研人员广泛引用,作为研究参考。他...

李登海的主要成就

李登海长期致力于玉米育种和高产栽培研究,连续30年在海南搞加代育种,研究的玉米品种7次刷新中国夏玉米高产记录,2005年创亩产1402.86公斤的世界夏玉米高产记录并保持至今。他开创了中国紧凑型玉米育种先河,有52个品种通过国家和有关省市审定,获得44项植物新品种权和10项专利,被誉为“中国紧凑型杂交...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