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磁化焙烧项目环评公示
1、磁化焙烧学术文献解释
中性焙烧:在不添加或少量添加氧气的条件下,将菱铁矿加热至300至400摄氏度,使其分解为磁铁矿。氧化焙烧:在氧化气氛下,将黄铁矿氧化为磁黄铁矿或磁铁矿,进一步提升矿石的磁性。衡量指标:还原度是衡量磁化焙烧后弱磁性矿物转化为强磁性矿物程度的重要指标。还原度指的是焙烧矿石中氧化亚铁和全铁含量的百分比。当还原度达到42
2、磁化焙烧简介
磁化焙烧简介,主要指的是在混合气体中对铁进行焙烧处理,使其主要以Fe3O4的形式存在。Fe3O4具有较强的磁性,因此这种焙烧过程又称为磁化焙烧。磁化焙烧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铁矿石的磁性,使其更易于后续的磁选作业。磁化焙烧过程中,铁矿石在特定的温度和气氛条件下进行反应,使其转化为具有较强磁性的Fe3...
3、2022年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名单公布 2022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奖获奖名单...
“难选氧化铁矿石悬浮磁化焙烧关键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获得了2022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52m²超大面积流态化锌焙烧炉及其配套系统产业化”、“新型智能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等26项成果获得了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新型舞台数字化成套装备集成控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高效节能电...
4、磁化焙烧能耗
磁化焙烧能耗275PJ。磁化焙烧是矿石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在相应气氛中进行物理化学反应的过程,经磁化焙烧后,铁矿物的磁性显著增强,脉石矿物磁性则变化不大,如铁锰矿石经磁化焙烧后,其中铁矿物变成强磁性铁矿物,锰矿物的磁性变化不大。各种弱磁性铁矿石或铁锰矿石,经磁化焙烧后便可进行有效的磁选分离。
5、郭慕孙是谁
郭慕孙是中国流态化学科研究开拓者,创立了多相化学反应工程、颗粒学及生物化工等领域的研究。中文名:郭慕孙国籍:中国出生地:湖北汉阳出生日期:1920年6月24日逝世日期:2012年12月20日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毕业院校: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主要成就: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首次提出“散式”和“聚式”流态化的新...
郭慕孙的主要贡献
三个一百”原创图书,2011年又获得中国新闻出版最高奖—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图书奖。流态化技术工业应用的先行者郭慕孙一贯致力于用流态化理论与技术解决中国的化工、矿产资源利用重大需求。1957年起将多项实验成果扩大至工业中试,先后进行了含铜铁矿的流态化硫酸化焙烧、贫铁矿的流态化磁化焙烧、红土...
磁化焙烧学术文献解释
磁化焙烧与磁选的联合处理法,即 - ,是一种对弱磁性铁矿物进行处理的技术。其核心在于将弱磁性铁矿物通过磁化焙烧转化成强磁性磁铁矿或磁性赤铁矿,以便后续利用弱磁场磁选机进行有效分选。尽管这种方法的分选指标优异,但其成本相对较高。磁化焙烧技术根据原理主要分为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