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施肥怎么说?
一、古代先民的基肥和追肥是怎样的?
1. 在战国时期,我国已经开始使用肥料。2. 西汉时期的《氾胜之书》是最早记载我国施肥技术的文献,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施肥技术已经分化出基肥、追肥和种肥,尽管当时并没有这些术语。3. 古代先民在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视基肥的施用,并注重根据作物生长情况适时追肥。基肥在古代被称为“垫底”,而追肥则被称为“
二、古代施肥技术是怎样的?
在古代,水稻施肥技术有其独特的做法。基肥被称为“垫底”,而追肥则称为“接力”。到了明清时期,人们对于基肥和追肥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发现,如果重施基肥,不仅能促进稻苗的生长,还能增加分蘖的数量,同时提高稻苗的抗涝和抗旱能力。这为单季晚稻的种植积累了宝贵的施肥经验。古代农民非...
三、粪治意思和来源是什么
在农业中,“粪治”一词指的是通过施用肥料来改良和治理田地。这一做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汉代时期,《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就有记载:“种五谷、蒲陶诸果,粪治园田。”这表明早在汉代,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了通过施肥来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性。到了明代,施肥治田的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黄...
古代先民的基肥和追肥是怎样的?
古代先民重视施用基肥和讲究看苗施肥。基肥在古代称为“垫底”,追肥称为“接力”,在基肥和追肥的关系上,一直重视基肥。古代施用的肥料,主要是农家杂肥,这种肥料分解的时间长,而且肥效慢,用作基肥,可以随着它的逐步分解而徐徐讨力,发挥肥效稳而长的作用,而追肥一般要求速效,农家肥则很难发挥...
“天下有道,驱牛马以粪”是什么意思?
“却走马以粪”,说白了就是“让马去肥田”,或“让马去给田施肥”的意思。给土地施肥,古称“粪壤”,粪即肥料,这种肥料最初是屎,即人和动物的粪便,现在仍称为“大粪”,甲骨文和金文中,粪字上部的“米”,写作“矢”,而矢与屎又是同音通假。[13]具体到本句中就是“马粪”或“马屎”。古代农业中用到...
在我国古代人们注意合理施肥吗?
合理施肥也是古代施肥技术中的一个基本措施。早在宋元时代,在施肥问题上我国已一再强调要“用粪得理”,也就是现代所说的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指肥料种类的选择是否适合土壤的性质,以及肥料的施用量、施用时间、施用方法是否适当等。南宋陈旉在《农书》中指出施肥要因土而异,要看土施肥;元代王祯...
农学思想粪壤论
中国古代的施肥理论,主要分为“垫底”与“接力”两大原则。垫底指的是基肥,接力指的是追肥。明代《宝坻劝农书》和清代《农丹》对这一施肥理论进行了论述,认为粪田主要为了“化土”,通过底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可以有效提升土地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清代《知本提纲》从“胎肥祖气”的角度...
肥料的科学发展
我国的农田施肥大约开始于殷商朝代,主要根据出土文物中当时已有罱河泥的木制工具以及殷商甲骨文中已有表示屎、壅等字形记载,并有施肥可以增产的卜词。到战国时期已经重视并强调农田施肥了。我国古代最多是利用动物粪便作为肥料,到战国和秦汉又利用腐熟人、畜粪尿、蚕粪、杂草、草木灰、豆萁、河泥、骨汁等...
我国古代合理施肥的原则是什么?
合理施肥也是古代施肥技术中的一个基本措施。早在宋元时代,在施肥问题上我国已一再强调要“用粪得理”,也就是现代所说的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指肥料种类的选择是否适合土壤的性质,以及肥料的施用量、施用时间、施用方法是否适当等。南宋陈旉在《农书》中指出施肥要因土而异...
我国古代为什么重视施用基肥?
我国古代,基肥称为“垫底”,追肥称为“接力”,在基肥和追肥的关系上,我国古代一直重视基肥。明代袁黄在《宝坻劝农书》中,从二个方面说明施肥必须重视基肥的原因,他说“垫底之粪在土下,根得之而愈深,接力之粪在土上,根见之而反上,故善稼者皆于耕时下粪,种后不复下也。”这是从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