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根际肥
一、东北农大周新刚团队发表根际微生物提高番茄抗病能力重磅成果
在植物与根际微生物之间的互动中,植物能够调控根际微生物群以获取益处,比如增强对病原体的防御、减轻损害或提升营养吸收效率。同时,植物病原体通过释放毒力因子影响根际微生物群,推动疾病发展。然而,植物、土传病原真菌与根际微生物组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仍需深入研究。2024年6月15日,东北农业大学周新刚教授的研究团队在《
二、... 南京农业大学张瑞福教授课题组在根际微生物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进 ...
2024年3月1日,南京农业大学沈其荣院士团队张瑞福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上发表题为《非病原 衍生物及其代谢物触发植物“呼救”响应,组装病害抑制和生长促进根际微生物组》的研究论文,荀卫兵为共同通讯作者。研究揭示,非致病菌株 DC3000的衍生物能够引发不同...
三、太极八卦图 微生物稳态维持微生态互作的思维模型
在宿主与根际微生物的互动上,太极理念同样发挥作用。Liu等人以太极理念解析基因与微生物群落的相互影响,通过遗传和微生物数据,揭示宿主基因型与微生物组的紧密关联。通过基因组编辑和人工合成菌群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理解这种阴阳互用的关系。研究原文:PBJ | 华南农大联合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发表植物功能基因...
四、生物菌肥种玉米公顷用多少公斤?
玉米根深才能株壮和抗倒能力强,土壤旋耕2至3年后要深翻1次。深松土壤35cm,分次施氮肥,增施有机肥。在测土掌握地力的基础上,根据目标产量9000kg/公顷以上,施肥量为速效氮150kg/公顷以上、速效磷60kg/公顷以上、速效钾75kg/公顷以上,有条件的增施硫酸锌22.5kg/公顷作底肥。肥料运筹为轻施苗...
五、Trends in Plant Science 南京农业大学团队合作综述了土壤线虫调控...
线虫通过直接捕食植物病原细菌抑制其数量的可能性较小,但能通过间接调控微生物群落抵御病原细菌,例如刺激拮抗菌分泌更多拮抗物质。该研究呼吁更多学者关注土壤动物调控根际微生态与植物健康领域,提供新的认识,并为土壤动物开启新的研究方向。南京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沈其荣院士团队和胡锋教授团队合作完成此工作...
吴凤芝的东北农业大学教授
3. 不同基肥对黄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吴凤芝,于高波,刘博,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8,14(3):576-5804. 小麦和大豆茬口对黄瓜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的影响,吴凤芝,王学征,潘凯,应用生态学报,2008,19(4):794-798。5. 盐胁迫下苯丙烯酸对黄瓜根际细菌多样性的影响,吴凤芝,刘静,杨阳,上海交通大学...
玉米几个叶追肥最好?
在底肥、种肥施入水平不高,地力条件较差,种植晚熟品种的地块,可在玉米6~7叶期,进行追肥,亩追尿素15公斤左右,深追15厘米以上,提高化肥利用率;底肥、种肥施入水平高的地块,亩追尿素10公斤左右。玉米追肥要及早进行,方法一是前边追肥,后边趟地,追肥和趟地要结合;二是用镐刨坑,深追15厘米...
现代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有哪些
玉米高产施肥技术分为基肥、种肥、追肥和根外喷肥。 (1)深施基肥 基肥是播种前施用的肥料,也称底肥,通常应该以优质有机肥料为主,化肥为辅。其重要作用是培肥地力,疏松土壤,缓慢释放养分,供给玉米苗期和后期生长发育的需要。 目前兵团团场有机肥料肥源紧张,基肥基本上以腐熟的油渣、有机复合肥、秸秆还田、...
峰丛洼地避涝作物栽培技术
苗高6.6~10cm时,进行第一次中耕,深10cm,并结合间苗除草;苗高16~20厘米时,进行第二次中耕,深度较第一次浅,同时亩用7.5~10kg尿素兑水浇施;第三次中耕在现蕾时进行,比第二次更浅,离根际远些,进行培土,不施肥;若后期出现脱肥,可用0.1%磷酸二氢钾喷施1~2次。马铃薯主要病虫害...
湖北辽单127最晚什么时候可播种
1)、肥水管理:大田施肥以底肥为主,亩用复合肥75公斤,配合农家肥30担深施;移栽或间苗10-15天后(小呐叭口期)追施苗肥,亩用尿素10公斤或粪水20担浇灌;大喇叭口期亩用尿素25公斤根际深施攻苞。在大田管水上,以前控后促为主,即在苗期结合中耕进行蹲苗,在大呐叭口期、抽雄期、孕穗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