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白浆化

奥普乐农资2025-07-05 02:1949 阅读5 赞

1、白浆土形成过程

白浆土的生成过程,按照曾昭顺的理论,可以划分为潴育、淋溶和草甸三个阶段。这些过程主要发生在土壤的表层,因此也被称为表层草甸-潴育-淋溶过程,或者简称为白浆化过程。白浆土正是这个白浆化过程的产物。白浆土的成土母质多为第四纪的河湖沉积物,土壤质地粘重,透水性较差。由于土壤冻层的存在,每当冬季融化或夏季

2、白浆化黄褐土成土环境

在中国的土地资源中,白浆化黄褐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总面积约为195.2万亩,占黄褐土土类总面积的3.42%。这种土壤类型主要分布在安徽和河南省,其中安徽和江苏的部分地区,如江淮丘岗地的顶部或缓坡地段,白浆化黄褐土与黄褐土或粘盘黄褐土相邻,上层与水稻土相互交织。在河南,白浆化黄褐土主要见于信阳...

白浆化黄褐土成土环境

3、白浆化黄褐土利用与改良

然而,白浆化黄褐土虽然耕作层质地轻,但耕作性能优良,适耕期较长。它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能力,种植范围广泛。尽管面临挑战,只要合理调控水分和肥料,适时进行中耕追肥,这种土壤可以被有效改良,加快转变为高产土壤的过程。通过科学管理,白浆化黄褐土的生产力是完全可以提升的。

4、白浆化黄褐土理化性质

白浆化黄褐土主要分布在黄褐土和粘盘黄褐土地区,其特性在上部和下部土层之间有所差异。上部土层的特点尤为明显,表层富含细粉砂,占比超过35%,而粘粒含量较低,通常低于20%。这样的土壤质地轻盈,粉质与粘质的比例在1.2到1.5之间,显示出较为疏松的结构。相比之下,下部土层的特征则有所不同,粘粒...

白浆化黄褐土理化性质

5、白浆土的形成过程

白浆土的形成过程,曾昭顺认为,白浆土的形成过程,具有潴育、淋溶、草甸三种过程的特征。由于这些过程仅在土层上部进行,又可称为表层草甸—潴育—淋溶过程,或简称为白浆化过程,白浆土就是白浆化过程的产物。 白浆土地区在植物生长期是高温与多雨同步,草甸植物生长茂盛,土壤表层有机质积累明显,荒地...

白浆土的形成过程

暗棕壤亚类划分

白浆化暗棕壤主要分布于暗棕壤地区的平缓阶地、平顶山或漫岗顶部的排水较差处,植被多为针阔叶混交林,剖面中具有Ah-E-Bt--C层层次组合,表层以下有一明显的呈黄白或黄白相间的白浆化层。潜育暗棕壤主要分布于河谷、坡麓、高阶地中的低平处,土壤含水较多,排水不良,常有岛状永冻层存在,表层有明显...

棕壤亚类划分

棕壤的亚类划分主要依据其成土过程和特性,包括棕壤、酸性棕壤、白浆化棕壤、潮棕壤和棕壤性土。下面详细描述其中的四类亚型。首先,棕壤,接近于棕壤的核心定义,相当于美国土壤系统中的湿润淋溶土和联合国土壤分类的普通淋溶土,其典型剖面形态为(O)-A-Bt-C。酸性棕壤则是酸性且盐基不饱和,但无灰化...

白浆土的利用和改良

白浆土改良的中心环节是补充有机质和矿质养分,深耕打破心土层或逐步加深耕作层,改善土壤的水分物理性质。主要措施有:①施用有机肥料,实行秸秆还田,以及种植绿肥、牧草和施用泥炭等。②增加化学肥料,主要是氮、磷混合肥料的施用量。由于白浆土全磷含量低,有效磷含量更低,单施磷肥也有显著效果。③...

淋溶土土壤分类

棕壤分为以下亚类:棕壤、白浆化棕壤、酸性棕壤、潮棕壤。黄棕壤:黄棕壤分布于亚洲东部,包括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南部、美国东南部、南美洲中、北部等地区。在我国分布于北亚热带及中亚热带,跨越北纬27°-33°。黄棕壤具有湿润土壤水分状况,铁硅铝层土壤有效阳离子交换量大于25厘摩尔每千克粘粒或阳...

黑土的分类

草甸黑土介于黑土与草甸土之间,土壤腐殖质层深厚,有半水成土壤特性,主要分布于松辽高平原的低平地带和坡麓,如拉林河谷底等。白浆化黑土则是黑土与白浆土的过渡类型,其特征为腐殖质层下方有发育不明显的白浆层,主要在长白山低山丘陵向平原的过渡地带,如榆汽垂异等地。最后,表潜黑土位于台地低洼地带...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