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德简介易卜生
1、问题剧易卜生简介
易卜生于1906年5月23日去世。他的作品和精神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戏剧艺术的发展,被誉为戏剧史上的巨匠。
2、易卜生的生平有哪些介绍?
易卜生的创作生涯长达半个世纪,平均每两年出一部戏。他的戏剧创作大体可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初期是挪威民族浪漫主义戏剧,其中以《布朗德》(1865)和《培尔·金特》(1867)最为杰出,描写沉湎欲壑而沦丧道德的浪子终于回头惜乎已晚的《培尔·金特》为他带来了世界声誉。
3、问题剧的易卜生简介
易卜生于1828年3月20日出生在挪威南部的海港小镇斯基恩,十五岁辍学离家当药店学徒,并开始了剧本创作。在第一本剧作诗剧《凯提林》遭到拒绝后他没有灰心,继续创作,终于逐渐取得了一些名气,成为卑尔根挪威剧院的首任驻院剧作家。挪威剧院关闭后,他被迫失业,于1864年开始了二十多年的国外之旅。期间他...
4、问题剧易卜生简介
当挪威剧院关闭,他面临失业的困境,1864年起,易卜生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海外漂泊。在国外,他创作了诸如《布朗德》、《皮尔·金特》和《青年同盟》等多部作品。1875年,他移居慕尼黑,开启了“社会问题剧”的新篇章,如《社会支柱》、《玩偶之家》和《群鬼》等剧作,他关注的焦点转向了挪威的中产...
易卜生的主要代表作是什么 易卜生的主要代表作
剧中主角布朗德是挪威山区的牧师,他的教民都是穷人,愚昧无知。布朗德认为民众物质生活贫困是他们精神变得高尚的先决条件,因此提出:“拥有一切或者一无所有”。此人自私自利,贪图虚荣而又胆小怕事。布朗德布道时宣传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以其真挚的热情感动了自己的教民,他们决心追随他。但是布朗德的理想...
易卜生提出全有或俱无的诗剧是
易卜生提出全有或俱无的诗剧是布朗德。《布朗德》(1866)是一部哲理诗剧。同名主人公是个十足的完美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奉行的准则是全有或全无,要么是完人,要么是无赖。
易卜生早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哪部作品?
《布朗德》被认为是易卜生早期剧作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主人公布朗德牧师维护真理,维护崇高的道德思想,反对小市民的卑琐精神世界,反对官方的腐朽道德,也反对教会的虚伪欺骗。
易卜生作家年表
易卜生的作品不断发展,包括长诗《荒原》和《在画廊》,以及剧作如《奥拉夫·里列克兰斯》和《觊觎王位的人》。1861年至1885年间,易卜生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包括《爱情喜剧》、《布朗德》、《群鬼》和《人民公敌》等剧作。1890年,他创作了著名的《海达·高布乐》,并在晚年定居克里斯蒂安尼遏,度过余生。
易卜生的主要代表作是什么 易卜生的主要代表作
展现了不同的价值判断。《布朗德》:讲述了挪威山区牧师布朗德的故事,他宣传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但最终因理想的朦胧和难以理解而被教民抛弃,孤独地死去。《人民公敌》:揭示了资产阶级利己主义和民主的虚伪性,通过医生斯多克芒的遭遇,宣扬了孤立抗世、精神反叛的个人主义思想。
简述易卜生三个阶段的戏剧创作
主要作品:诗剧《布朗德》、《培尔·金特》,讽刺喜剧《青年同盟》、《社会支柱》,以及名作《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野鸭》、《海达·高布乐》等。 特点:由于易卜生充分体验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各种生活,他对现实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得到了加强,同时艺术技巧也逐渐熟练。这一阶段的作品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