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钙和碳酸镁是什么晶体?
一、水壶中出现的水垢主要是
水壶中出现的水垢主要是碳酸钙和碳酸镁。碳酸镁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MgCO3,分子量84.31,相对密度3.037 。外观为白色颗粒性粉末。在350℃时分解,在700℃时失去二氧化碳 。微溶于冷水,缓慢溶于酸中。其三水合物为无色针状晶体,熔点165℃,相对密度1.850。其五水合物为白色单斜系晶体,相对密度1.73,在空气
二、求教!碳酸钙和碳酸镁的物理性质
碳酸镁性质:白色单斜结晶或无定形粉末。无毒、无味,在空气中稳定。相对密度2.16。微溶于水,水溶液呈弱碱性,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2%(15℃)。易溶于酸和铵盐溶液。遇稀酸即分解放出二氧化碳。
三、离子晶体之间的热稳定性和分子晶体之间热稳定性比较方法不一样吗?
以离子晶体为例,以碳酸钙(CaCO3)和碳酸镁(MgCO3)为例,钙的半径较大,对氧的吸附力较弱,因此难以从CO3中获得氧,因此分解所需的温度较高。这个原理很容易理解,因为半径较大的钙离子对氧的吸附力较弱,使得碳酸钙分解所需的温度比碳酸镁高。因此,分子晶体和离子晶体之间的热稳定性比较方法确...
四、急!谁知道碳酸钙和碳酸镁从18到90度之间在水中的溶解度啊?确切的数据...
碳酸镁是一种白色单斜结晶或无定形粉末,五毒,无味,在空气中稳定。相对密度2.16,微溶于水,水溶液呈弱碱性,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2%(15度),到90度的话也差不多。准确的数据?你去找一找专门的化工网站吧!去初三的化学书上看看,好像也有!
五、碳酸镁钙基本介绍
碳酸镁钙,化学式为CaMg(CO3)2,主要由碳酸钙CaCO3与碳酸镁MgCO3按照大约1:1的比例组成,构成一种矿物。它属于不溶于水的物质,具有弱电解质特性,晶体结构属于三方晶系,是白云石的主要构成成分。其结晶形式多为晶质体或晶质集合体,呈现出菱面体形状,常以块状的形式存在。白云石的颜色多样,可以...
自来水烧开后,倒进透明的杯子里,阳光下可以看到水面下水底上中间悬浮着...
2. 这些白色颗粒物主要是水中的钙、镁离子与碳酸氢盐反应后生成的碳酸钙和碳酸镁的微小晶体。3. 在加热过程中,这些碳酸氢盐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碳,而碳酸钙和碳酸镁不溶于水,因此形成悬浮颗粒。4. 这些颗粒在光线照射下可见,如果水静置,它们会沉淀下来形成水垢。5. 水中的铁离子也可能导致水垢呈现...
建筑用石材中的主要造岩矿物有哪些?
成分:碳酸钙和碳酸镁的复盐晶体。特性:密度为2.9g/cm3,性质与方解石相似,强度稍高,耐酸腐蚀性略高于方解石。方解石:成分:碳酸钙。特性:广泛存在于石灰岩、大理石等岩石中,性质与白云石相似。黄铁矿:成分:二硫化铁晶体。特性:密度大,硬度高,呈黄色,但耐久性差,在空气中易氧化成游离的硫酸...
简述常见造岩矿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特点。
是碳酸钙和碳酸镁的复盐晶体。白色,其硬度、强度、耐久性略高于方解石,遇酸后分解。(6)黄铁矿,为二硫化铁晶体。耐久性差,遇水和氧生成游离硫酸,且体积膨胀,并产生锈迹。(7)云母,为云母族矿物的总称,它是片状的含水复杂硅铝酸盐晶体。硬度低,极易解理,易裂成薄片,呈玻璃光泽,耐久性差。
烧开的水在阳光下看到水里有白色的闪闪的发光的结晶体
3. 酸式碳酸盐在常温下能完全溶解于水,因此不会在自来水中形成固体。4. 加热时,这些酸式碳酸盐分解产生碳酸钙(CaCO3)和碳酸镁(MgCO3)、二氧化碳和水。5. 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而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和碳酸镁则以微小晶体的形式悬浮于水中。6. 这些微小晶体在阳光下可见,因其反射光线而闪闪发光。
烧开的水里出现玻璃状晶体到底是因何而起?
例如碳酸钙、碳酸镁等,它们在热水中的溶解度相对较低,容易以晶体形式出现。二、水垢形成 长期使用的水壶或热水器内部会积累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也是各种矿物质的沉淀物。在烧水过程中,部分水垢可能会脱落,以玻璃状晶体的形态出现在水中。特别是使用硬水地区,水中钙镁离子含量高,更容易形成大量水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