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棉花育种基地
1、王坤波主要科研领域(棉花)
王坤波的科研领域主要集中在棉花研究上,尤其侧重于品种资源和野生资源的探索。他利用分子与染色体原位杂交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致力于转基因技术及其基础研究,尤其在棉花功能基因组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在海南三亚,他亲手建立了国家野生棉种质圃,这里的棉花资源圃不仅包含了棉花本身,还包含了各种野生棉花,这些来自国外的资源种类繁多,形态
2、中国正在打造的三大种业发展基地是哪些?他们的功能是什么
1、建设核心种源繁殖基地,配套建立检验检测、挂藏保存场所;2、建设综合抗性鉴定平台。强化品种抗倒、抗旱及抗极端气候测试。打造高水平展示示范基地,加速品种推广应用。3、建设材料鉴定评价和育种基地,推动产学研结合。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支持企业新建或升级改造加工设备设施,实现加工智能化、自动化、精细化。
3、大自然中的棉花都是白色的吗?
是更高层次的生态棉。 我国于1994年进行彩色棉的开发,从美国引进棕色、褐棕色等品种,由四川棉研所进行研究,到目前为止,已具有棕、绿、黄、红、紫等色泽品种,并在四川、甘肃、河南、海南建成四个彩棉研究和育种基地。第一批彩色棉织品已试纺织成功,并生产出一批彩棉成衣,不久种植面积可达1.3万公...
4、昆山科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介绍
南通分公司拥有10000多平方米的用房,其中包括2000平方米的实验室和8000多平方米的作物种子鉴定与贮藏区域,以及186亩试验用地。在安徽和吉林,分别从事玉米和棉花育种,特别是选育适应种植在黄淮海区域的高产双倍叶穗玉米杂交种。海南省三亚点设立了一良种南繁点,负责优良品种的加代,加快育种进度。科腾公司...
5、彩色棉是哪一年进行开发的?
我国于1994年进行彩色棉的开发,从美国引进棕色、褐棕色等品种,由四川棉研所进行研究,到目前为止,已具有棕、绿、黄、红、紫等色泽品种,并在四川、甘肃、河南、海南建成四个彩棉研究和育种基地。第一批彩色棉织品已试纺织成功,并生产出一批彩棉成衣,不久种植面积可达1.3万公顷,产量达1.2万吨...
吴明珠的创新之路
”1973年,42岁的吴明珠又踏上了自己的创新之路,像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玉米育种专家、中国农大教授戴景瑞以及我国著名棉花专家郭三维他们一样,选择了去海南“南繁”,进行甜瓜的南部育种工作,而这也就意味着新的挑战即将开始,与此同时,有人开始发出质疑的声音,认为植物的生长...
王坤波任职简历
王坤波的职业历程始于1994年3月,当时他担任海南野生棉种植园的副主任。在此职位上,他积累了初步的管理经验后,于同年6月至次年7月晋升为科研管理处的副处长,继续深化科研与行政管理工作。1995年8月至1998年3月,王坤波的职责进一步深化,成为品种资源研究室的副主任,专注于棉花品种的研究和优化。这一...
荃银高科荃银企业概况
公司立足科研,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专注杂交水稻、油菜、棉花、各类瓜菜等农作物种子为主导产品。高起点聚合了顶尖的育种专家资源,在海南、安徽设立科研育种、亲本繁殖基地,并拥有5万亩以上的种子生产基地。公司坚持自主创新,目前拥有10多个自主权杂交水稻新品种(7个国审品种),其中“新两优6号”...
王坤波成果
在科研项目方面,王坤波教授在“九五”期间担任多个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科技攻关专题的负责人,还主持了部委重点课题,体现出其在棉花科技领域的领导力和影响力。他的研究成果丰硕,发表了超过100篇论文,作为联合主编,他还参与编撰了《中国棉花遗传资源》等4部专业著作,这些著作为棉花研究领域积累了...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室简介
室主任朱金庆副研究员专注于玉米遗传育种研究,而室副主任李付振助理研究员则致力于棉花生物技术和遗传育种的研究。研究室的实验设施完善,包括品质分析室、常规实验室、分子实验室、组织培养室、种质资源库、温室(种薯保存大棚)以及浙江海宁和海南陵水的两个育种繁种试验基地。品质分析实验室配备了精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