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碳氮循环与全球变化的关系
1、LUCC大气环境效应
大规模森林砍伐和农业开发导致土地覆盖变化,植物生物量减少,土壤有机质分解加速,大量CO2释放到大气中。农业生产活动,尤其是化肥使用量的快速增长,导致热带亚热带地区的N2O释放量增加,土壤氮循环速率加快。农业扩张、城市化过程、森林退化和生物量燃烧等是CH4的直接来源,湿地和草地也是CH4的重要来源。
2、黄耀教授
目前,黄教授主要从事大气环境、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与全球变化生物学研究。其在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计划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黄教授也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2001-2005)的首席科学家。
3、稻田生态系统CH4和N2O排放内容简介
文章详细探讨了水稻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在水田管理阶段,甲烷(CH4)排放的显著性。作为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甲烷的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具有直接影响。同时,研究还揭示了水稻生产过程中氮氧化物(N2O)的排放情况,氮氧化物虽然不如甲烷引起广泛关注,但其温室效应不容忽视。《稻田生态系统CH4和N2O排放》为那些...
4、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专业建设
土壤碳氮循环与全球变化、土壤生态学、资源环境遥感与信息系统 本学科为跨学院共建的交叉学科,是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于2002年开始招生。学科以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作物生态研究室、土壤生态实验室、昆虫生态实验室等专业研究所(室)为依托,拥有从分子生态学到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所需要的各种先进仪器设备以及实验基...
5、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途径
观测实验模型数据分析、区域研究等。1、观测实验模型数据分析是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全球变暖、温室气体效应、碳氮循环等内容。2、区域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基础,包括陆地表面过程、海岸带的陆—海相互作用过程、区域气候变化过程等关键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作用。
地轴倾角的变化对地球气候,回归线,自转周期有什么影响?
氮无论是在大气中还是在进入土壤和水的过程中,均在其自身的循环结构中发生迁移。氮还与疏循环相关。硫不仅产生酸雨和其他构成潜在危害的状态,它还在蛋白质的功能中发挥必要的作用。对地球上的生命来说,碳是最重要的一种元素,碳循环与外界的一切发生联系。上述循环是如何工作?这些循环内部又各有什么样的危险(...
潘根兴的人物简介
耐盐与逆境分子机理等研究方向发展。3. 土壤微生物:结合土壤碳氮循环与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本所近年来引入现代分子生物学、分子生态等研究手段,开始向土壤质量与功能的分子机理与生态印迹、农田养分非平衡下的微生物生态及微生物变异与生态功能变化等前沿方向发展。4. 岩溶生态社会关系、社会职务:...
人类世:地球终将毁灭?
自工业革命来,人类活动逐渐成为影响全球变化的重要地质营力。 人们熟知的温室气体如甲烷、二氧化碳、氟利昂等排放引发全球变暖。人类活动还引发了一些新的环境变化,例如人为活性氮(Nr)的排放对全球生态环境,土壤、湖泊沉积物等氮同位素影响日益显著;有“技术化石”之称的新型材料:铝、水泥、塑料等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沉积,甚...
参考文献
张金屯.1998.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地理科学,第5期 张卫东.1996.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地质出版社 张云峰等.1994.城市环境保护——太原市环境污染与防治植物.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编著.1977.数学地质引论.北京:地质出版社,159~195页 中国科学院...
厦门大学史大林团队发表成果揭示磷限制加剧海洋酸化对优势固氮蓝藻的抑...
利用生物地球化学元素循环模型模拟结果,估算了海洋酸化和磷限制的耦合对全球海洋束毛藻固氮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至本世纪末全球海洋束毛藻固氮作用将因酸化和磷限制的联合作用显著下降,下降程度以西太平洋和北印度洋最为显著。这一研究为理解和预测全球变化对海洋氮循环的影响及其生物地球化学效应提供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