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灌浆期水肥管理措施

奥普乐农资2025-07-14 08:5161 阅读19 赞

1、水稻灌浆期如何增产(水稻灌浆期水肥管理注意事项)

采取干干湿湿的间断灌水措施:上水后自然落干露田,1-2天再灌水,以增加土壤中氧气,维持根系活力。但透水性强的沙土应保持薄水层,避免中期灌水过深,籽粒出现“白浆”后避免深水层,以防倒伏。适时排干积水:籽粒出现“白浆”阶段时,可以排干田面积水,只要田面不出现超过1cm的裂缝即可。后期不能撤水过早,以防水稻早衰影响

2、水稻灌浆期水肥管理

水稻灌浆期的水肥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控制浇水:方法:在田间水晒干后再进行灌水,避免长期淹水。原因:长期淹水不利于有害气体释放,可能导致水稻早衰、倒伏。追施肥料:肥料选择:追施尿素或硫酸铵等肥料。施肥时机:最好在水稻齐穗15天之内完成施肥,以提供充足的养分,增加灌浆速度和粒重。拔除杂草:...

水稻灌浆期水肥管理

3、水稻什么时候灌浆 水稻灌浆期要如何管理

应采取干、湿、湿的间歇灌溉措施,浇水后让土壤自然干燥,再浇灌12天,以增加土壤氧气,保持根系活力。透水性强的砂土应保持薄水层。中期灌水不宜过深,籽粒出现“白浆”期时,可排出田面水分,但田面不应出现超过1cm的裂缝。温度控制:灌浆前期适宜温度为21~26℃,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

水稻什么时候灌浆 水稻灌浆期要如何管理

4、水稻灌浆期水层管理 水稻灌浆期的水层管理

水稻灌浆期水层管理:1、水层:灌浆初期保持稻田内具有浅水层,灌浆中期保持土壤湿润,要勤浇水、少浇水,灌浆后期要少浇水。2、光照:灌浆时提供充足的光照。3、温度:灌浆前15天,白天适温为29℃,晚上温度以19℃为宜,灌浆时适温是20-28℃,灌浆后15天,白天适温为20℃,晚上温度以16℃为宜。4...

水稻灌浆期水层管理 水稻灌浆期的水层管理

水稻灌浆期如何增产(水稻灌浆期水肥管理注意事项)

主要注意以下3点:①加强水分管理,干干湿湿间断灌水,适时露田俗话说,淹死有一半,旱死颗粒无收。水稻灌浆其实是上部3片功能叶制造的光合产物向籽粒的转移,水分不仅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影响根系活力,同时也是光合产物的运输媒介。此时缺水影响叶片同化能力和灌浆物质的运输,灌浆不足,造成减产并影响米质。

水稻灌浆期是什么时候 应注意什么事项

预防倒伏:灌浆期是水稻对水比较敏感的时期,应合理灌溉,保持田间湿润,同时避免过度施肥导致植株徒长,增加倒伏风险。防止早衰:通过合理施肥和叶面喷肥等措施,维持叶片光合能力和根系活力,防止水稻早衰。增加粒重:重视肥料管理,根据水稻生长情况及时施肥,提高功能叶光合能力,从而增加粒重。具体防治措施...

水稻灌浆期应该注意什么?

什么是水稻灌浆,需要注意什么

水稻什么时候灌浆 水稻灌浆期要如何管理

水稻灌浆期管理要点 1.水资源管理 在这一阶段,应采取干、湿、湿的间歇灌溉措施,即浇水后,土壤自然落入干燥的露地中,再浇灌1-2天,以增加土壤中的氧气,保持根系活力,但透水性强的砂不适宜,薄水层应保持。同时要注意的是,中期灌水不宜过深,当籽粒出现“白浆”期时,可将田面上的水分排出...

水稻灌浆期水层管理

水稻灌浆期水层管理的要点如下:灌浆初期:保持浅水层:稻田内需保持浅水层,但不可灌深水,以免影响水稻根系的呼吸作用。灌浆中期:勤浇水、少浇水:应勤检查稻田水分状况,少量多次地浇水,以保持土壤一定的湿润度,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对水稻灌浆造成不利影响。灌浆后期:尽量少浇水:需尽量减少浇水次数和...

温宿县水稻拔节期至抽穗期 水稻田间管理措施总结

温宿县水稻拔节期至抽穗期的田间管理措施总结如下:一、水资源管理 孕穗期:保持田里足够的水,水层应保持在3~5cm,避免干旱和缺水,同时也不宜进行深水灌溉。 抽穗前期:当低温低于17℃时,抽穗前1215天可浇灌1520厘米深的水,以保护胚,防止花粉因冷害而败育。 灌浆期:采用间歇灌水的方法,即灌水...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