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灌浆期的田间管理

奥普乐农资2025-07-16 09:0085 阅读4 赞

一、温宿县水稻拔节期至抽穗期 水稻田间管理措施总结

温宿县水稻拔节期至抽穗期的田间管理措施总结如下:一、水资源管理 孕穗期:保持田里足够的水,水层应保持在3~5cm,避免干旱和缺水,同时也不宜进行深水灌溉。 抽穗前期:当低温低于17℃时,抽穗前1215天可浇灌1520厘米深的水,以保护胚,防止花粉因冷害而败育。 灌浆期:采用间歇灌水的方法,即灌水一次,落干一次,

二、水稻灌浆期应该注意什么?怎么防病虫害?

水稻灌浆期田间管理应以养根保叶、防止早衰、提高光合效率、促进灌浆、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为目标。1.合理灌溉:可以减少空粒和秕粒,提高千粒重,提高产量。抽穗扬花期田间要保持浅水层。灌浆期以湿润为主,干干湿湿间隙灌溉,以保持根系活力。且不易排水过早,以防水稻因缺水而造成水稻早衰而影响产量。2...

水稻灌浆期应该注意什么?怎么防病虫害?

三、水稻什么时候灌浆 水稻灌浆期要如何管理

水稻灌浆期一般在抽穗后的1015天,具体时长受品种和气温影响。水稻灌浆期管理要点如下:水资源管理:应采取干、湿、湿的间歇灌溉措施,浇水后让土壤自然干燥,再浇灌12天,以增加土壤氧气,保持根系活力。透水性强的砂土应保持薄水层。中期灌水不宜过深,籽粒出现“白浆”期时,可排出田面水分,但田面不...

四、水稻灌浆期如何增产(水稻灌浆期水肥管理注意事项)

适时排干积水:籽粒出现“白浆”阶段时,可以排干田面积水,只要田面不出现超过1cm的裂缝即可。后期不能撤水过早,以防水稻早衰影响产量。双季稻区应在保证晚稻移栽期的前提下尽量晚断水。二、科学喷施叶面肥 补施磷肥、钾肥或追施粒肥:齐穗期看苗追肥,叶色淡黄脱肥时,每亩用尿素6斤,氯化钾15斤...

五、水稻灌浆期是什么时候 应注意什么事项

预防倒伏:灌浆期是水稻对水比较敏感的时期,应合理灌溉,保持田间湿润,同时避免过度施肥导致植株徒长,增加倒伏风险。防止早衰:通过合理施肥和叶面喷肥等措施,维持叶片光合能力和根系活力,防止水稻早衰。增加粒重:重视肥料管理,根据水稻生长情况及时施肥,提高功能叶光合能力,从而增加粒重。具体防治措施...

水稻灌浆期水肥管理

水稻灌浆期的水肥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控制浇水:方法:在田间水晒干后再进行灌水,避免长期淹水。原因:长期淹水不利于有害气体释放,可能导致水稻早衰、倒伏。追施肥料:肥料选择:追施尿素或硫酸铵等肥料。施肥时机:最好在水稻齐穗15天之内完成施肥,以提供充足的养分,增加灌浆速度和粒重。拔除杂草:...

影响水稻灌浆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灌浆期如何加强田间管理

水稻灌浆期的水分管理十分重要,前期要保持3-5公分水层,进入蜡熟期后,采用干干湿湿的办法进行灌溉,黄熟期后根据地块保水能力撤水,低洼地块撤水可适当提前。三、病虫草害 水稻灌浆期的主要病害是稻瘟病、纹枯病,要结合水稻长势,地块以往年份发病情况进行综合防治。虫害主要防治二化螟。草荒地块要及时...

水稻灌浆期水层管理

水稻灌浆期水层管理的要点如下:灌浆初期:保持浅水层:稻田内需保持浅水层,但不可灌深水,以免影响水稻根系的呼吸作用。灌浆中期:勤浇水、少浇水:应勤检查稻田水分状况,少量多次地浇水,以保持土壤一定的湿润度,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对水稻灌浆造成不利影响。灌浆后期:尽量少浇水:需尽量减少浇水次数和...

温宿县水稻拔节期至抽穗期 水稻田间管理措施总结

现在是炎热的夏天,许多地区的水稻已经到了拔节期。以温宿县为例。目前,温宿县13.04万亩水稻正处于拔节期。为确保今年水稻产量再创新高,温宿县农技站通过调查分析,提出田间管理建议如下。水资源管理 1、孕穗期 孕穗期是水稻生命中最敏感的需水量和水分反应期。有必要在田里保持足够的水。此时植物生长...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