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利用率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奥普乐农资2025-07-02 23:0870 阅读6 赞

一、氮肥利用率不高的原因,氮肥对植物的作用

1、养分损失:大量事实表明,氮肥损失的主要途径是铵态氮肥的氨挥发,也包括尿素转化后氨的挥发,硝态氮肥和尿素的直接淋失,以及水田中反硝化作用所引起的气态氮损失。2、施肥量过大:最突出的是氮肥施用量过大,氮肥利用率的定义是作物吸收来自肥料的氮量占施入肥料的氮量的百分数,加大了氮肥的投入必然会降低氮肥利用率。

氮肥利用率不高的原因,氮肥对植物的作用

二、生产上氮肥利用率低的原因是什么

氮肥利用率如此低的主要原因是:①硝态氮肥在土壤不被土壤吸附保存,容易被雨水或灌溉水淋失;或在土壤中进行反硝化作用而变成气态氮挥发掉;②铵态氮肥可以被土壤吸附,但它们施到石灰性或碱性土中,易分解出氨而挥发,象碳铵这样不稳定的肥料,极易挥发损失,另外,铵态氮在土壤中由于细菌的作用而硝...

生产上氮肥利用率低的原因是什么

三、目前水稻的氮肥利用率平均仅在什么之间

此外,气候条件也会对氮肥利用率产生影响。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水稻对氮肥的吸收和利用能力也会有所不同。例如,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水稻对氮肥的吸收能力会减弱,导致氮肥利用率下降。而适宜的气候条件,如温暖湿润的气候,有利于水稻对氮肥的吸收和利用,提高氮肥利用率。提高水稻的氮肥利用率的措施 选...

石灰性土壤铵态氮肥利用率低的原因

氨的挥发损失。石灰性土壤铵态氮肥利用率低的原因是氨的挥发损失。石灰性土壤又称碱性土壤,是土壤剖面中含有碳酸钙或碳酸氢钙等石灰性物质的土壤的总称。

如何提高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率

例如,磷肥集中施用比撒施的利用率更高。氮素化肥表施容易流失和挥发,导致利用率较低,而深施则能有效提高利用率。5. 氮肥深施是将氮肥施入土壤深层,覆盖6.6至9.9厘米厚的土壤,以避免肥料暴露于地表。深施氮肥可以延长肥效,通常维持30至50天,而表施则仅能维持10至20天。

论述氮在土壤中损失的主要途径,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

酰胺态氮属于有机氮肥,需在土壤中经脲酶作用水解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水解前,酰胺态氮在土壤中以分子形式存在,只有约20%能被土壤吸附,因此要注意深埋以提高利用率。使用如悯农仪器等专业设备,可以准确检测土壤中铵态氮、硝态氮和酰胺态氮的含量,为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

如何提高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率

肥料利用率是指施入土壤中的某种肥料主要养分,作物当季吸收利用的百分数。这一指标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肥料种类、施肥方法、土壤性质和气候条件等。一般来说,氮肥的利用率在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之间,而钾肥的利用率则在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六十之间。在有机肥料中,人粪尿的养分当年利用率...

怎样提高水田氮肥的利用率?

氮肥的损失有多种途径,但除氮的挥发损失外,都是通过硝化作用产生的。因此,提高氮肥利用率,主要是以防止铵的硝化为主。深层施肥:把铵态氮肥或尿素深施到3~5厘米深的还原层中,铵离子为土壤胶体吸附,保持在还原层中,避免肥料在氧化层进行硝化作用,以提高氮的利用率。深层施肥可分成球肥深施、...

请问硝化作用不是有利于农作物吗?为什么还会导致氮肥的流失?

然后亚硝酸氧化细菌再将亚硝酸氧化为硝酸,这两群细菌统称为硝化细菌,它们的营养类型是化能自养,分别从氧化氨和亚硝酸的过程中获取能量。尽管硝态氮易于被植物同化,但由于溶解性强,带负电荷,不与土壤中带负电荷的粘土矿物吸附,很容易随水流失。因此,硝化作用使氮肥利用率降低,不利于农业实践。

如何提高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率

2. 改进施肥方法: 磷肥集中施用:磷肥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差,容易被土壤固定,因此集中施用可以提高磷肥与作物根系的接触机会,从而提高磷肥的利用率。 分次施用:对于氮肥和钾肥,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和需肥特性,进行分次施用可以避免一次性施用过多导致的养分流失和浪费,提高肥料的利用率。3. 考虑土壤...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