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性颗粒剂含水量
1、冲剂颗粒是如何制作的?
水溶性颗粒剂的质量要求是含水量在5.0%以内。颗粒剂对粒度的要求是不能通过1号筛和能通过4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超过8.0%。可溶性颗粒剂包括水溶性和酒溶性两种,后者热水冲服不能全部溶化。我国药典对颗粒剂装量差异检查有详细规定,应确保没有1袋(或瓶)超出限度1倍。在制粒过程中,软材形成团块不易压过筛网是由
2、颗粒剂的含水量一般不超过
本组题主要考查固体制剂的含水量标准。水丸的含水量一般在6%~9%之间;颗粒剂干燥时,含水量一般控制在6%以内。故答案为B。
3、一般炮制品的含水量应控制在多少
(6)颗粒剂:除另有规定外.颗粒剂含水分不得过8.0 (7)按炮制方法及各药物的具体性状,一般炮制品的水分含量宜控制在7%-13
(2020年真题)除另有规定外,中药颗粒剂水分不得过( )
颗粒剂的含水量不能高于8.0%;散剂的含水量不能高于9.0%。
微生物菌剂含水量多少
以粉剂型和颗粒型微生物菌剂为例,其标准的含水量分别为≤35%、≤20%。微生物菌剂按剂型分类一般可分为液体型、粉剂型、颗粒型;按含有的微生物的类型或功能一般可分为根瘤菌菌剂、固氮菌菌剂、解磷类微生物菌剂、硅酸盐微生物菌剂、光合细菌菌剂、有机物料腐熟剂、促生菌剂、菌根菌剂以及生物修复菌剂...
执业药师考试考点汇总与解析——中药药剂学(七)
可采用相应方法,调控颗粒中的含水量。 (3)药料中含挥发油、脂肪油等成分较多:若油为有效成分,可加适当的吸收剂吸油,也可制成微囊或包合物等。若油为无效成分,可用压榨法或脱脂法去除。 (4)制剂工艺不当:应采用新技术改进制剂工艺。 (5)压片时压力过小或车速过快,受压时间过短:可适当增大压力,减慢车速。
什么是干混悬剂?和颗粒剂的区别是什么?
根据中国药典的规定,颗粒剂的粒度范围需满足:不能通过1号筛的粗粒和通过4号筛的细粒的综合比例不得超过8.0%。颗粒剂可以方便地直接吞服,也可以冲入水中饮用。根据颗粒剂在水中的溶解性,可以进一步分为水溶性颗粒剂、混悬型颗粒剂以及泡腾性颗粒剂等。
什么是制粒?制粒的原理是什么?制粒的目的是什么?
完成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转变。在干燥控制环节,湿颗粒需立即干燥,避免结块或变形。干燥温度需根据原料性质确定,一般为50-60℃,对湿、热稳定的药物可适当提高到80-100℃。干燥后颗粒含水量需控制在合理范围,颗粒剂要求含水量不超过2%,片剂颗粒根据具体品种保留适当水分,一般为3%左右。
水溶性颗粒剂制法
水溶性颗粒剂的制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提取:根据中药有效成分的特性及溶解性需求,采用煎煮法、渗漉法、浸渍法或回流提取法等不同的提取方法。煎煮法是将炮制后的药物放入容器内,加入适量水煮沸,过滤后合并滤液,去除悬浮杂质,再低温蒸发浓缩成稠膏备用。精制:采用水提醇沉淀法,将浓缩液浓缩至一定...
呋虫胺使用方法
呋虫胺如用于蔬菜,可用1%的颗粒剂和20%水溶性粒剂,一般在撒播时和土壤混合使用,用于果树可用20%水溶性粒剂,作为茎叶处理药剂于虫害发生时使用,用于水稻可用l%颗粒剂、0.5DL粉剂和育苗箱用的2%颗粒剂等,能有效的防治各种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