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灌浆期高温可提高其籽粒蛋白质含量,但会降低品质

奥普乐农资2025-07-03 08:4077 阅读12 赞

1、温度与小麦品质有什么关系?

④适当高温可促进灌浆和茎、叶等营养器官的物质运转,而温度过高不但灌浆期缩短,而且加速叶衰老和呼吸,影响含氮物质的转运,从而降低蛋白质含量。研究还证明,温度对品质的影响不是独立的,而且与品种、水分、光照等因素之间存在较为复杂的关系。

温度与小麦品质有什么关系?

2、请问小麦在灌浆期怎样使灌浆充足?

最高温度:32~35℃ 小麦籽粒灌浆期温度适宜,有利于灌浆成熟和籽粒中干物质的积累,增加粒重。温度升高到25℃以上时,小麦灌浆过程加快,籽粒中干物质积蒙提前完成,籽粒变小,粒重降低;高温使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片早衰,功能期缩短,碳水化合物制造量减少。另外,高温还会加强呼吸作用,消耗已积累...

请问小麦在灌浆期怎样使灌浆充足?

3、小麦灌浆水的最佳时期,灌浆的时候小麦为什么死

1. 通常情况下,小麦灌浆水应在小麦扬花后的10至12天内施用。这一时期,小麦正处于光合作用的高峰,淀粉和蛋白质的合成以及种子的储存都在此阶段完成。因此,适时灌溉对于小麦籽粒的饱满度至关重要。2. 在灌浆期,还应加强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由于小麦在这一时期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病毒和害...

小麦灌浆水的最佳时期,灌浆的时候小麦为什么死

4、气温对小麦的影响

尤其是在灌浆期较高的温度促进了于粒的氮密集部分的发育。高温还可缩短氮的积累时期,也增加了营养物质运送到子粒中去,因而使氮的浓度增加,子粒中氮的含量百分率也增加。小麦蛋白质含量与气温年较差及抽穗至成熟期间的平均气温有密切关系[34],气温年较差yt与蛋白质含量xp成线性关系,即 yt=8.1316+2...

气温对小麦的影响

小麦到了灌浆期,土壤有一点旱,不浇水对产量有多大影响?

小麦灌浆期间,茎、叶全力以赴为籽粒提供养分。如果发生干旱,在植株没有充足水分的情况下,会造成籽粒干瘪,造成减产;籽粒在孕育期间,没有充分的水分保障,吸收不到茎、叶传输的养分,不但不能“膨”大,最关键的是没有足够的营养,降低了品质。所以说,小麦灌浆期,适时浇水,可有效的提高小麦的质量...

小麦到了灌浆期,土壤有一点旱,不浇水对产量有多大影响?

小麦灌浆期对水分的需求较大,此时土壤略显旱情,对产量的影响不容忽视。在小麦灌浆期,植株将大部分资源集中在籽粒充实上。若此时发生干旱,植株将无法获得充足的水分,导致籽粒干瘪,从而减少产量。干旱还会影响小麦的品质,因为没有足够的水分和养分,籽粒无法充分膨大,降低了整体品质。适时浇水是确保小麦...

小麦灌浆水的最佳时期

小麦灌浆期,即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蛋白质和积累的有机物质通过同化作用将它们储存在籽粒里的一个阶段。小麦扬花至开花后10天左右若出现旱情,应适时浇开花灌浆水。也就是说,小麦从见花到开花后10天左右的这段时间里,如果土壤墒情不好,就要浇灌浆水了。小麦浇灌浆水的好处,就是可以满足小麦灌浆...

光照与小麦品质有什么关系?

子粒灌浆不充分,但子粒中氮积累增加,致使蛋白质含量也增加。长日照处理的小麦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短日照处理。有研究认为我国北方13省、自治区小麦全生育期平均日照总时数高于南方12省,前者比后者小麦蛋白质含量也明显提高,也说明长日照对小麦子粒蛋白质形成和积累是有利的。

怎样知道小麦的最佳收获期?

而植株仍在呼吸,消耗能量导致养分倒流,子粒千粒重降低。同时,小麦生育后期常会遇到阴雨天气,不仅会使子粒内含物被淋溶,子粒千粒重降低,也常常会造成麦穗发芽,或导致子粒霉烂,严重降低了小麦的产量及品质。第二,小麦在蜡熟末期,穗下节呈金黄色,并略带绿色,此时收获不易断头掉穗。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