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磷分级
1、土壤检测之磷组分
主要组分:包括植素类、核酸类与磷脂,占土壤全磷的2050%。有机磷分级:通过有机磷分级体系,可划分为活性、中活性与中稳性有机磷等级,用于评价土壤有机磷对植物的有效性。此外,在土壤磷素分级中,还常用Hedley法与Tiessen法等方法对磷素进行更细致的划分,以全面了解不同形态磷素间的转变及对土壤养分状况的深入理解。这些磷组分的检测对于评估土壤磷的有效性、制定合理施肥策略具有...
2、土壤养分分级标准
一级标准为大于40 mg/kg,表示土壤速效磷含量丰富;二级为30-40 mg/kg,属于速效磷含量较高;三级为20-30 mg/kg,表明土壤速效磷含量一般;四级为10-20 mg/kg,属于速效磷含量较低;五级为5-10 mg/kg,表示土壤速效磷含量不足;六级为小于5 mg/kg,表明土壤速效磷极度缺乏。5. **速效钾**...
3、土壤检测之磷组分
土壤磷素分级是将相似化学组成或分解矿化能力的无机或有机磷化合物划为同一组分。最常用的分级方法为Hedley法与Tiessen法。Hedley法将土壤中磷素分为多个级别:树脂交换态磷、NaHCO3提取态磷、微生物细胞磷、NaOH提取态磷、土壤团聚体内磷及残留磷等。Tiessen法则进一步对磷素进行分级,以全面了解不同形...
4、四川省土壤养分分级标准
第四级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在1%-2%之间,全氮含量为0.07%-0.1%,速效氮浓度为60-90PPM,速效磷浓度为5-10PPM,速效钾含量为50-100PPM。此类土壤养分含量较低,需加强施肥。第五级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为0.6%-1%,全氮含量为0.05%-0.075%,速效氮浓度为30-60PPM,速效磷浓度为3-5PPM,速效钾含...
5、求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全氮、全磷及全钾含量分级标准
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制定了土壤养分分级表级别 有机质(%) 全氮(N)(%) 碱解氮(N)(%) 速效磷(P2O5)(mg/kg) 速效钾(K2O)(mg/kg)1 >4 >0.2 >150 >40 >200 2 3~4 0.15~0.2 120~150 20~40 150~200 3 2~3 0.1~0.15 90~120 10~20 100~150 4 1~2 0.075~...
蒋柏藩技术成就
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体系:创立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体系:蒋柏藩课题组经过反复试验和改进,创立了石灰性土壤无机磷的分级体系,将磷酸钙盐分成速效、缓效、难效三种类型,并证明这三者的活性与生物试验反应有极显著的相关性。改进磷酸铁浸提剂:对原张守敬和M.L.Jackson分级方法中磷酸铁的浸提剂作了改进...
蒋柏藩主要论著
对磷灰石矿物的结晶性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我国磷矿在农业和工业上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体系:提出了石灰性土壤无机磷新的分级体系,推动了国内外石灰性土壤磷素的研究。黄淮海平原肥料发展战略:探讨了黄淮海平原肥料的发展战略,为提高该地区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
蒋柏藩技术成就
在北方地区,主要为石灰性土壤,其无机磷形态与南方酸性土壤有很大差异,后者以磷酸铁盐为主,前者则磷酸钙盐占极大比重,通常可占无机磷总量的60%~85%。蒋柏藩课题组关注石灰性土壤中无机磷的分级问题,1983年参与“黄淮海”平原综合治理的攻关任务,负责土壤磷素方面的工作,深知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
果树的磷肥施用原则是什么?
磷、钾肥施用的原则是建立在果园土壤磷、钾养分分级指标体系基础之上的。当果园土壤磷钾养分分级指标体系建立后,相应进行土壤测试(见果园土壤养分采集、测试方法),得到测试值后,果树的磷肥和钾肥施用量可参照下述原则确定。①新建果园应根据土壤养分测试值施用(深施)相应数量的磷肥和钾肥,以使耕层...
磷、钾养分恒量是怎样监控施肥的?
根据土壤有(速)效磷、钾含量水平,以土壤有(速)效磷、钾养分不成为实现目标产量的限制因子为前提,通过土壤测试和养分平衡监控,使土壤有(速)效磷、钾含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对于磷肥,基本思路是根据土壤有效磷测试结果和养分丰缺指标进行分级,当有效磷水平处在中等偏上时,可以将目标产量需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