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溶性磷酸铅主要沉积于
一、铅及其化合物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
侵入体内的铅有90%~95%形成难溶性的磷酸铅,沉积于骨骼,只有少量排出体外。当体内的铅蓄积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引起铅中毒。一般人铅中毒后,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关节疼痛等病症,严重的铅中毒病人会得贫血症,这是因为铅使血液中血红蛋白合成代谢出现障碍。
二、铅是怎样引起人体中毒的?
最后大部分以不溶性磷酸铅稳定的沉积于骨骼系统。少量存留于肝、脾、肾、脑、血液和肌肉等软组织中。在发热、饮酒、空腹、血液酸度增高,低钙及口服大量氯化铵、碘化钾等药物时,使骨内不溶解的磷酸铅转变为可溶性磷酸氢铅,短时间大量铅排至血液中,发生急性中毒症状或使症状加剧。铅进入细胞内,抑制细...
三、铅是如何进入人体的?
大约95%的铅最终以不溶的磷酸铅的形式沉积在骨骼和毛发中,只有5%左右的铅留在肝脏、肾脏、大脑、心脏、脾脏、基底核、皮质灰质等器官和血液中。血液中的铅大部分存在于红细胞内,而血浆中的铅含量较低。被吸收的铅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但也可以通过粪便、乳汁、胆汁、月经、汗液、唾液、头发和指甲等...
四、土壤铅污染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
侵入体内的铅有90~95%形成难溶性的磷酸铅,沉积于骨骼,其余则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人体内血铅和尿铅的含量能反映出体内对铅的吸收情况。血铅含量每 100毫升大于80微克和尿铅含量大于80微克/升时,即认为体内铅吸收过量。蓄积在骨骼中的铅,当遇上过劳、外伤、感染发烧、患传染病、缺钙或食入酸碱...
职业性铅中毒应如何处理
概述铅以离子状态被吸收后进入血循环,主要以铅盐和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形式最初分布于全身各组织,数周后约有95%以不溶的磷酸铅沉积在骨骼系统和毛发。而血液内的铅约有95%分布在红细胞内,主要在红细胞膜,血浆只占5%。沉积在骨组织内的磷酸铅呈稳定状态,与血液和软组织中铅维持着动态平衡。被吸收的...
...随着身体代谢排出体外大部分最终会在什么部位沉积
正确答案:B 铅是一种积累性毒物,人类通过食物链摄取铅,也能从被污染的空气中摄取铅,美国人肺中的含铅量比非洲、近东和远东地区都高,这是由于美国大气中铅污染比这些地区严重。人体解剖的结果证明,侵入人体的铅70%~90%最后以磷酸铅(PbHPO4)形式沉积并附着在骨骼组织上,现代美国人骨骼中的含铅量...
人体含铅超标能排出来吗?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吗?
参考看看:铅以离子状态被吸收后进入血循环,主要以铅盐和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形式最初分布于全身各组织,数周后约有95%以不溶的磷酸铅沉积在骨骼系统和毛发。而血液内的铅约有95%分布在红细胞内,主要在红细胞膜,血浆只占5%。沉积在骨组织内的磷酸铅呈稳定状态,与血液和软组织中铅维持着动态平衡。被...
铅污染详细资料大全
侵入体内的铅有90~95%形成难溶性的磷酸铅【Pb3(PO4)2】,沉积于骨骼,其余则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人体内血铅和尿铅的含量能反映出体内对铅的吸收情况。血铅含量每 100毫升大于80微克(正常应每100毫升小于40微克)和尿铅含量大于80微克/升(正常应小于50微克/升)时,即认为体内铅吸收过量。蓄积在骨骼中的铅,...
沉积在骨骼中铅的存在形式是
1、沉积在骨骼中铅的存在形式是:磷酸氢铅。单斜晶系,无色晶体。溶于硝酸、碱和氯化水溶液。不溶于水、醋酸。330~360°C失水变为焦磷酸铅。2、铅进入人体后,主要分布于肝、肾、脾,胆、脑中,以肝、肾中的浓度最高。几周后,铅由以上组织转移到骨骼,以不溶性磷酸铅形式沉积下来。人体内约...
铅主要蓄积在()
【答案】:E 解析:铅主要蓄积在骨骼(E对)中、以稳定状态存在。血液中的铅初期分布于肝脏(B错)、肾脏(A错)、脾脏(D错)、肺脏(C错)、皮肤和结缔组织中,以肝、肾浓度最高,数周后离开软组织以不溶性的磷酸铅[Pb3(PO4)2]形式沉积于骨、毛发、牙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