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苗能不能打钾肥药呢?
1、生地黄什么时候种植 中药生地的种植方法
3. 肥水管理: 多施磷钾肥,施足基肥。 苗齐后,每亩施尿素15公斤以促进幼苗生长。 生长中期,每亩追施磷肥1020公斤。 生地生长时要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生长后期要避免积水。4. 田间管理: 幼苗长到10cm以上时,及时间苗和补苗。 植株生长前期要及时除草,避免伤害根系。 切除生长出的细长地下茎,以免影响植株
2、生地黄什么时候种植 中药生地的种植方法
生地施肥时应多施磷钾肥,施足基肥对产量至关重要。苗齐后,需追施尿素15公斤,可溶解水中冲施或施肥后立即浇水,促进幼苗生长。到了7月,每亩追施磷肥10-20公斤。生地生长期间要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生长后期块根生长时需避免积水,以免烂根。浇水原则为不旱不浇,天阴不浇,中午不浇。幼苗生长...
3、生地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季节:每年的四月是最佳播种季节。播种方式:应将生地小段均匀放入沟内,错开放置,保证每段有23个芽眼。水肥管理:水分:保持地块平整,浇水要适量,避免土壤硬化。肥料:喜欢肥沃的生长条件,需要追肥23次,包括氮肥、腐熟的人粪肥、磷钾肥等。苗木管理:间伐与置换:幼苗长到5cm左右时,要进行合理的间伐...
4、地黄种植技术
2.对环境的要求:生长需较高温度,但较耐寒。生长前期土壤含水量约12%(土呈黄色)即可。8-9月块根膨大盛期,保持土壤适度潮湿,有助于高产。整个生长期需充足阳光;喜中性或微碱性、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喜肥,以有机肥最佳。二、栽培技术 1.选地与整地:选择平坦、肥沃,无荫蔽物,向阳,排水良...
生地种植技术
生地又名地黄,以根茎作为药用。生地因加工不同分为鲜地黄和熟地黄。 一、生长习性 生地的适应性强,多生长于排水良好的沙地、荒坡、地埂边。它性喜阳光,适宜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种植。土壤过黏、过硬,会造成其块根发育细长,使产量降低。土壤积水,块根容易腐烂。 二、栽培技术 一、选地...
生地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生土喜欢肥沃的生长条件,种植时应追肥2-3倍。第一次是苗期施肥,主要施足量氮肥和腐熟的人粪肥。第二次是促根肥。地下根系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磷钾肥。同时施用饼肥、硫酸钾和过磷酸钙。第三次是叶面喷施肥料,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硫酸钾或尿素,主要是为了提高生土质量,同时也提高产量。病虫害防治...
生地黄种植技术和方法?
苗高5厘米时,结合除草,间苗,如有缺苗断垅者可补栽,土地肥活者,可适当稀些,贫瘠土地可稍稠些。苗旁浅松土,垅间深中耕,植株封行后,不宜中耕松土。如遇天气干旱,要及时浇水。如发生抽苔现象,要急早去苔除蕾,促使养分集中于地下根茎生长。二、田间管理 生地出苗后至封垄中耕除草3次,第...
地黄有哪些特征?
土壤含水量在20—34%时,种子发芽,0—5cm的土壤含水量8—12%,块根可以发芽,含水量低于8%,影响出苗,在生长期土壤含水量约12%即可。药农常以“黄墒”(即土壤含水量使土呈黄色)为适宜。8—9月块根膨大盛期,保持土壤适度潮湿,有助于高产,但土壤过于潮湿,根生长不好,高温高湿季节,暴雨后根茎部似处于温汤中,常...
地黄种植技术及病害防治
1、种子繁殖:地黄可用种子繁殖,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15厘米开沟条播,沟深3厘米,将种子1份与10份草木灰混合均匀后撒于沟内,覆盖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气温25℃时经7天可出苗,出苗后加强管理,当幼苗长出5~6片叶时移植。2、块茎繁殖:地黄可用块茎繁殖,每年7月下旬...
生地种植技术 生地应该怎么施肥
生土喜欢肥沃的生长条件,因此种植时应追肥2-3次。第一次是纯苗肥,主要配施足量氮肥和腐熟人粪肥,第二次是促根肥。在地下根系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充足的磷钾肥。同时,施用饼肥、硫酸钾和过磷酸钙。第三次是叶面肥喷施、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硫酸钾或尿素,主要是提高生土质量和产量。病虫害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