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唑醚菌酯对作物有害吗?

奥普乐农资2025-07-05 17:254 阅读12 赞

一、吡唑醚菌酯的四大害处

吡唑醚菌酯虽有良好的杀菌效果,但也存在一些潜在害处。一是药害风险:如果使用浓度过高或者在高温、高湿等特殊环境下使用,吡唑醚菌酯可能会对某些作物产生药害,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比如导致叶片出现斑点、畸形,果实出现灼伤等情况。二是抗药性问题:长期、单一使用吡唑醚菌酯,病菌容易对其产生抗药性。一旦病菌产生抗药性,该

二、为什么慎用吡唑醚菌酯

存在药害风险:吡唑醚菌酯使用浓度过高时,可能引发药害,导致作物出现烧叶等现象,对作物造成直接损害。作物生理现象诱变:吡唑醚菌酯不仅能直接作用于病原菌,还能诱变作物的生理现象,如提高作物对氮的吸收能力,促进作物快速生长。然而,这种作用方式若处理不当,也可能对作物产生负面影响,需结合作物特性...

为什么慎用吡唑醚菌酯

三、为什么慎用吡唑醚菌酯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主要用于防治作物上由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的药剂。它对小麦白粉病、赤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也存在使用浓度过高引发药害风险,可能导致作物烧叶现象的问题。因此,在使用吡唑醚菌酯时需谨慎,避免过量使用,以减少可能对作物造成的损害。吡唑醚菌酯不仅能够直接作用于病原菌,还能够诱变...

为什么慎用吡唑醚菌酯

为什么慎用吡唑醚菌酯

1、吡唑醚菌酯在作物苗期,作物生长旺盛而且高温时间段(37℃以上)、高湿的条件,使用浓度过高可能会产生药害风险,很可能造成作物烧叶现象。2、烯啶虫胺在高温下使用容易发生药害,所以喷药时,最好避开高温,选择30℃以下时间段喷药比较好,以免造成烧叶等现象。

吡唑醚菌酯使用禁忌

部分作物对吡唑醚菌酯较为敏感,像梨树在幼果期使用,可能会出现果面灼伤等药害现象。所以在这些敏感作物上使用前,最好先进行小面积试用。4. 安全间隔期内禁止使用:收获前必须按照规定的安全间隔期用药,以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同作物安全间隔期不同,比如黄瓜一般为3天,番茄为5天,要严格遵守。

吡唑醚菌酯转色成熟期能用吗(吡唑醚菌酯会延迟转色吗)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真菌性杀菌剂,对多种真菌性病害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它除了杀菌作用外,还具有促进作物生长、抗衰老的保健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增强硝酸盐的硝化活性,提高植株对氮的吸收,刺激植物生长激素和细胞分裂素等内源激素的生长,使植株叶片更绿、油亮。2. 吡唑醚菌酯对果实成熟期的影响:吡唑醚...

吡唑醚菌酯用在蕉指上有药害吗

从以上实验结果来看,吡唑醚菌酯悬浮剂类产品在安全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仍需谨慎使用。尤其在作物幼苗期或高温高湿条件下,使用浓度过高可能会增加药害风险。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喷药浓度应严格控制,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此外,吡唑醚菌酯作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的作用。一般...

吡唑醚菌酯的五大禁忌

一、勿与乳油制剂混配:吡唑醚菌酯不能和有机磷类、有机硅类、乳油类农药或助剂混合使用,否则可能影响药效,甚至产生药害,破坏作物生长。二、避免高温用药:高温环境下,作物气孔张开,此时使用吡唑醚菌酯,药剂吸收过快,易在局部积累过多,导致叶片灼伤、畸形等药害现象,应选在温度适宜时段施药。三...

吡唑醚菌酯注意事项

吡唑醚菌酯可以防治霜霉病、疫病、锈病、白粉病、疮痂病、褐斑病、立枯病、炭疽病、叶斑病、早疫病、叶枯病、霜霉病等植物病,它几乎对所有真菌类病害都显示出较好的活性。3、吡唑醚菌酯不仅具有保护作用,而且有良好渗透和内吸作用,它具有高度选择性,对作物、人畜、有益生物及环境基本无污染。

吡唑醚菌酯用在蕉指上有药害吗

吡唑醚菌酯用在香蕉上是否有害,要取决于浓度,如果250克/升吡唑醚菌酯乳油在香蕉幼果期,采用1,250倍及以上浓度液喷雾使用会有药害风险,具体表现为在蕉条落水点出现黑褐色坏死斑。吡唑醚菌酯香蕉使用安全性实验:1)悬浮剂类产品相对乳油类产品安全,以香蕉为例,在香蕉幼苗期,平均气温30℃,湿度≥...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