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旱青立枯病

奥普乐农资2025-07-04 09:4517 阅读16 赞

1、水稻秧苗青枯病与立枯病区别

•病因方面:青枯病主要是由于水稻植株失水,生理代谢失调引发,通常在水稻生长后期遇不良环境,如高温、干旱等易发生;立枯病则是由多种真菌侵染所致,土壤中病原菌多、苗床管理不当等都易引发。•症状表现:青枯病发病时,稻株突然失水青枯,叶片内卷,青灰色,谷粒青瘪;立枯病症状分多种类型,芽腐在种子和芽基

2、水稻立枯病的症状原因及防治方法 水稻立枯病的症状原因介绍

1、秧苗在2~3叶期时胚乳将近耗尽,抗寒力最差,日平均气温低于12~15℃则生育受阻,抗病性显著削弱,病菌易侵入,此时若遇低温阴雨最易发生立枯病。所以,旱育秧苗2~3叶期是立枯病流行的主要时期。2、水稻立枯病的主要症状:芽腐:出苗前或刚出土时发生,幼苗的幼芽或幼根变褐色,病芽扭曲、腐烂而死...

水稻立枯病的症状原因及防治方法 水稻立枯病的症状原因介绍

3、水稻立枯病怎么防治?

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播种,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使用药剂预防和治疗。具体措施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病害特点进行调整。及时发现病害并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立枯病的发生,保障水稻幼苗的健康生长。

水稻立枯病怎么防治?

4、防治水稻秧苗,青枯和立枯病有什么好的办法

防治立枯病和青枯病的核心在于预防为主,结合实际操作进行综合管理。选择和处理种子是关键,应选用优质种子并进行充分晒种,以提升种子的活力和抗病能力。播种时间应选择气温稳定在6℃以上时进行,不宜过早,以避免幼苗受损。理论上,每平方米播种量应在300克左右,但实际操作中,为了降低成本,农民往往会选择...

防治水稻秧苗,青枯和立枯病有什么好的办法

水稻立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方法是什么?

本田期立枯病: 选用抗旱力强品种:选择抗旱能力强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以增强水稻的抗病性。 合理管理水层:后期管理应浅水与露田相结合,以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水稻的抗逆性。 合理施肥:基肥要施足,追肥要早施,避免施氮过多、过迟,以防止水稻贪青或早衰,降低抗病性。 药剂防治:可采用药剂浸种或...

水稻立枯病有哪些防治方法

1、苗床土壤调酸消毒。苗床用营养土,按说明应用。2、播种不要过密,以免产生弱苗:掌握播种量,是培育旱育秧壮苗的关键一环。每平方米播种量为3两为宜,不能超过半斤。如播种过密,秧苗瘦长,抗性减弱,易感立枯病,而壮苗则抗性较强,不易感染立枯病。3、药剂防治: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期,最易发生...

水稻立枯病中晚期怎么治疗

水稻立枯病作为育秧期间的主要威胁之一,由土壤中的致病真菌寄生引起,常见于不良环境条件下。这种病害在每年的某些时期都会发生,特别是在干旱育秧和抛秧的情况下,严重时会导致秧苗不足,进而延误农时,影响水稻的产量。立枯病可分为四种类型:芽腐、基腐、卷叶黄枯以及青枯。芽腐特征是在种子或芽基部...

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技术

水稻立枯病作为旱育秧的关键病害,其发病多由低温、温差大、土壤碱性、光照不足等因素引发。病害表现为秧苗出苗后枯萎易折,茎基部腐烂并散发出烂梨味,严重时整片死亡。发病高峰期通常在2-3叶期,此时的低温和阴雨天气尤其易引发病害。水稻立枯病的危害具体表现在三种形式:芽腐,幼苗芽或根部变褐,严重...

如何防治立枯病?立枯病特效药

防治立枯病是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涉及到多种因素,包括气候、苗床管理、播种量、苗床ph值、壮秧剂质量和使用方法等。必须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采取多种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防止立枯病的发生,确保水稻秧苗的健康成长。立枯病是一种土传病害,水稻出苗后,幼芽或幼根变褐色,病芽扭曲、...

防治水稻立枯病、青枯病最有效的药是什么药?

推荐拜耳的好立克和安泰生 我用了四年了 在秧苗1.5叶期以后就开始用效果最好 即使稻苗发生立枯病青枯病 也能控制住病情不扩展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