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麻斑病菌形态图

奥普乐农资2025-07-16 07:041 阅读5 赞

1、水稻胡麻斑病形态特征

分生孢子在顶端形成,形状呈现出倒棒状或长圆筒形,微弯,呈现出褐色,通常有3到11个隔膜。其大小范围在24到122微米乘以11到23微米。在有性状态下,这种真菌转化为 (Ito et ) Dastur,被称为宫部旋孢腔菌,它属于子囊菌亚门。然而,这种真菌只在实验室培养基上被观察到,在自然环境下并不产生。[1]

2、胡麻叶斑病和稻瘟病有什么区别?

1、水稻稻瘟病叶瘟症状:在叶片上受到稻瘟病菌的侵害产生病斑,称为叶瘟。病斑的形状、色泽和大小,常与气候条件、病斑新老和水稻品种的感病程度不同而有异。叶瘟病斑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褐点型、白点型4种。急性型:初生为水渍状小点,后迅速扩大成圆型、椭圆型或两端稍尖的暗绿色水渍状病...

3、亚麻、胡麻斑点病病原形态特征

半知菌亚门真菌的一种,即亚麻生壳针孢( (Speg.)),引起了亚麻的斑点病。其有性态为亚麻球腔菌( linorum(Wr.)Garcia—Rada),属于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壳为球形至卵形,颜色为黑褐色,大小在70~100微米之间。子囊为长圆形,内部排列着8个子囊孢子,以不...

亚麻、胡麻斑点病病原形态特征

4、怎么治疗水稻胡麻叶斑病

1、农业防治。①选择在无病田留种,病稻草要及时处理销毁,深耕灭茬,压低菌源。②按水稻需肥规律,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施肥,增加磷钾肥及有机肥,特别是钾肥的施用可提高植物株抗病力。酸性土要注意排水,并施用适量石灰,以促进有机肥物质的正常分解,改变土壤酸度。实行浅灌、勤灌,避免长期水淹...

怎么治疗水稻胡麻叶斑病

5、茭白胡麻斑病病原描述

分生孢子的形状像倒置的棒状,颜色同样丰富,从黄褐色至褐绿色,具有5至8个横隔,胞壁较厚,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其脐部明显突出。大小范围在40至165.8微米,宽度在12.3至29.3微米之间。这种病原菌对温度有较高的适应性,其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28℃,而且分生孢子的萌发也偏爱这个温度。湿润环境对它的...

茭白胡麻斑病病原描述

水稻的胡麻斑病会出现哪些症状?

叶鞘上染病病斑初椭圆形,暗褐色,边缘淡褐色,水渍状,后变为中心灰褐色的不规则大斑。穗颈和枝梗发病受害部暗褐色,造成穗枯。谷粒染病早期受害的谷粒灰黑色扩至全粒造成秕谷。后期受害病斑小,边缘不明显。病重谷粒质脆易碎。气候湿润时,上述病部长出黑色绒状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水稻胡麻斑病防治病原

在真菌的有性态下,稻平脐蠕孢被称作宫部旋孢腔菌,属于子囊菌亚门。但这种有性形态在自然条件下并不常见,通常只在实验室培养基上观察到。防治重点:由于稻平脐蠕孢的有性形态在自然条件下不常见,稻田中的防治工作主要是针对其无性阶段的特性进行管理和控制。需要采取合理的农业措施,如轮作、深耕...

照片中的水稻症状,是什么病害的表现?如何防治?

这是水稻胡麻叶斑病 一是种子消毒:25%咪鲜胺乳油2000~30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48小时,捞出洗净、催芽、播种。二是抽穗至乳熟阶段, 以保护剑叶、穗颈和谷粒不受侵染,在水稻破口前4~7天和齐穗期各喷1次,可用下列药剂预防: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嘧菌酯,或异...

水稻胡麻叶斑病症状识别

后期受害的病斑较小,边缘不明显。病重的谷粒质地脆,易碎。在潮湿条件下,病部长出黑色绒状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此病容易与稻瘟病混淆,但两者的病斑两端没有坏死线是其重要区别。通过准确识别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水稻胡麻叶斑病的发生和传播。

粟(谷子)胡麻斑病病原形态特征

其有性形态特征显著,子囊座呈现烧瓶状,大小范围在240~500微米乘以220~315微米,且具有较长的喙,长度在60~125微米。子囊梭形,尺寸在130~150微米乘以22~32微米,内部含有1~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呈线形,拥有5~9个隔膜,大小在200~315微米乘以6~7微米。分生孢子梗通常是单生,但也可能...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