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田底肥可用氮肥吗为什么呢?

奥普乐农资2025-07-05 08:2829 阅读2 赞

一、为什么秧田的秧苗转黄色

1.1 施肥知识不足:长期以来,水稻种植主要依赖碳铵和普钙,这种偏施氮肥的做法会导致秧苗旺长,叶片披散,茎秆软弱,分蘖过多,成穗率低。此外,偏施氮肥会使叶片肥嫩,茎秆易倒伏,并增加病虫害风险。合理使用含有多元素养分的复混肥,可以控制秧苗前期疯长,使水稻长势稳健,分蘖数适中且粗壮。1.2 施肥量不足

为什么秧田的秧苗转黄色

二、水稻怎样科学施肥?谢谢

1、早、中稻秧田施肥:双季早稻秧龄约为28-30天,中稻秧龄30多天。由于早、中稻秧龄期短,要求秧苗生长快而壮,育秧期间气温又较低,土壤中养分释放和肥料分解都较慢。因此,应重施优质的农家肥(如腐熟的人粪尿、厩肥或幼嫩绿肥等,每公顷15-22.5吨)和适量的化肥作基肥。氮肥可用碳酸氢铵和氨水...

三、D优527栽培技术

肥料分配:底肥占60%,蘖肥30%,穗肥10%。每亩施用氮肥10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5:0.5。注重水分管理:浅水插秧,深水护苗,保持适当的水分条件,以促进水稻生长。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治对象:需重点关注稻蓟马、螟虫、稻苞虫以及稻瘟病等病虫害。防治措施: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

II优799栽培技术要点

底肥与追肥:底肥重施,追肥要早,中后期需增加施用磷钾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水分管理:插秧时采取薄水浅插,深水活蔸、浅水分蘖、多次露田,抽穗后期采用干湿交替的方法,以壮籽。病虫害防治:害虫防治: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的病虫测报,及时防治稻蓟马、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害虫。病害防治:特别...

沪优2号栽培技术要点

在肥水管理方面,施足底肥后,应着重施用分蘖肥,以促进秧苗早发。分蘖肥以氮肥为主,辅以钾肥,以提高秧苗的分蘖能力。在移栽后4~5天,每亩施尿素5~8千克;分蘖盛期施用尿素10~12千克;进入幼穗分化时,每亩施钾肥3~5千克。同时,齐穗后可适当喷施叶面肥。水浆管理上,要深水返青,浅水促蘖...

先农9号栽培技术要点

在施肥方面,应注重氮、磷、钾的均衡使用。作为底肥,每亩地应施用25%的氮、磷、钾三元复合肥40公斤。在生长过程中,追肥时可使用10公斤的氯化钾和5公斤的尿素。但需注意,避免氮肥过量,以免影响作物健康。在水分管理上,科学的灌溉至关重要。初期应保持浅水分蘖,以促进秧苗生长。当苗龄达到足够时...

湘丰优976栽培技术要点

在本省进行双季早稻栽培,播种期建议在3月25~30日,每亩秧田播种量需在10~20公斤之间,种植密度则推荐采用16.5厘米×20厘米或13厘米×20厘米,每亩插秧数量应维持在8~10万基本苗。肥料使用方面,应注重底肥的充足,同时早施追肥,确保氮、磷、钾肥的合理搭配。底肥中,有机肥与无机肥应适量搭配...

神农大丰稻101栽培要点

对于稻田的种植密度,推荐在秧龄约30天时,每亩采用5×6寸的栽插模式,每蔸插苗6至7根,确保足够的空间和苗数。在肥水管理上,底肥主要以农家肥和三元复合肥为主,插后7天追施氮肥和钾肥以促进生长。而在抽穗前5天,根据稻苗的生长情况适当补肥。在水分管理上,保持浅水状态为主,当稻苗达到15根...

宜优99栽培规程

磷钾肥作为底肥,氮肥80%作为底肥,20%作为追肥,钾肥则视情况追加。在田间管理中,大田返青后应及时追肥,当稻苗数量达到32-36万/667平方米后,开始进行断水晒田,避免过早断水,同时保持适当的水分以利于孕穗、抽穗和灌浆过程。病虫害防治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根据病虫害的监测报告,应定期防治二化螟、...

种水稻怎么才能达到1400斤/亩的产量?

不过能够发现,水稻种植的高产栽培,关键的则是对水稻穗粒的构建,并采取高效合理的对策,有效增强水稻结实率与库容。实施对策的过程中,需对氮肥进行科学合理地使用,以此增强氮素的实际利用效率,增强水稻的整体产量。优质栽培技术,主要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提升水稻的栽种质量,与此同时,运用融合高产...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