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绿石的化学成分
一、海绿石摘要
海绿石,学名,是一种单斜晶系的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其化学组成类似于云母,但具有独特的特点。海绿石的化学式为K1-x{(Fe3+,Al,Fe2+,Mg)2[Al1-xSi3+xO10](OH)2}·nH2O,其中Y组阳离子主要是Fe3+,其次是Al和少量的Fe2+,以及Mg。与伊利石相比,Al/Si比值在海绿石中较小,同时K的数量也
二、海绿石()
【化学组成】K1-x(Fe3+,Al)2[(Si,Al)4O10](OH)2其成分不很固定,与白云母相比,主要有以下不同:层间阳离子数量不足,可有Na进入,K2O含量一般为4%~9.5%;四面体片中Al代替Si的数量少;八面体片中以Fe3+为主,其次为Al,Fe2+,Mg2+。【晶体结构】单斜晶系;常见1M多型,也有...
三、海绿石是什么意思
化学组成为K1-x ( Al ,Fe ) 2[AI1-xSi3+xO10](OH)2 的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 。K, Fe离子含量随着产出的地质时代和光性的不同而变 。一般早古生代产出的海绿石的 K2O 含量较高,现代海洋沉积物中的海绿石Fe的含量较高。新鲜海绿石呈绿色、暗绿色。晶体属单斜晶系。呈叶片状至滚圆粒状或不...
四、海青石是什么石
化学成分:海绿石是一种富含钾、铁的硅酸盐矿物,化学式为 。形成环境:海绿石广布于浅海沉积物内,它的形成与特定的海洋沉积环境密切相关。综上所述,海青石是一种在浅海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富含钾和铁的硅酸盐矿物。
五、自生矿物分布
自生矿物海绿石,其化学结构为钾、铁之硅酸盐,主要在浅海沉积环境中形成。在还原性较强的浅海环境中,伴随缓慢的沉积过程,海绿石得以出现。它主要在深度大约在10至250米的温带海底生成,海水温度在此范围内为15至30摄氏度,因此被称作深度指示矿物,也反映出了沉积作用的缓慢过程。在中国南海的现代沉积物...
海绿石成因产状
在中国南海的浅海沉积物中,现代的岩样样本中常常可见到海绿石的存在。这些海绿石常常交代了岩样中的有孔虫,但这些生物形态依然保持完好,显示出海绿石的形成与海洋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密切相关。海绿石的颗粒直径平均约为半毫米,呈现出从绿色到绿黑色的色彩。在薄片下,它呈现出淡绿黄色至绿色的光泽,而在...
鲕绿泥石()
【化学组成】成分中Fe2+大于Mg,还含少量Fe3+。【形态】常呈鲕状和致密块状,有时作为砂岩的胶结物。【光学性质】颜色为灰绿至黑色,薄片中呈绿色或淡褐色。弱多色性:Np—淡黄,Nm—绿色,Ng—绿色。鲕状者切面为圆形,具同心圆状构造,有时也见到条状切面。正中突起,干涉色为Ⅰ级绿灰色。【...
海绿石的应用
海绿石的成因至今尚无定论,一般认为它是由无机矿物或有机物质转化而来。如黑云母矿物,在海水的长期浸泡下发生化学变化,最后失去云母矿特性而变成粒状海绿石。另外,生物排泄的粪团和粘土物质,也可在海洋环境的适宜条件下转变为海绿石。海绿石的分布水深范围变化很大,从30m到3000m都有发现,但多集中在...
海绿石的成因产状
中国南海浅海海域之现代沉积物内大部分岩样内存在有孔虫,一部分被海绿石所交代,但尚保持其原有形态。此表示海绿石之形成与海洋生物之生物化学作用有关。海绿石颗粒之直径平均达半公厘。海绿石一般呈绿色至绿黑色,在薄片呈淡绿黄色至绿色,氧化时呈黄褐色。海绿石产於石英砂岩,又处于长石砂岩、石灰岩及白云...
学习任务了解沉积岩的物质成分和颜色
它们主要由O、Si、Al、Fe、Ca、Mg、K、Na等元素组成。尽管如此,各类沉积岩之间的化学成分差异显著。例如,碳酸盐岩以钙镁氧化物和CO2为主导;砂岩则以SiO2为主要成分;而泥岩的化学成分则与沉积岩的总平均化学成分相近。从数据来看,沉积岩与岩浆岩的平均化学成分之间存在明显差异:(1)沉积岩中Fe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