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矮化
一、花生矮化病毒病有哪些症状?
花生矮化病毒病:叶片表现淡绿与绿色相间的花叶,叶片变窄、沿叶脉两侧散生有绿色小斑点,叶脉有时出现波状扭曲,植株矮化。严重影响荚果发育。早期发病减产51.3%,出苗后60d发病仍可减产20%,而且果粒变小。病株开始在顶端嫩叶出现明脉(侧脉明显变淡、变宽)或褪绿斑,随后发展成浅绿与绿色相间普通花叶症状,沿侧脉出现辐射状绿色小条纹
二、花生矮化病毒检疫与防治
花生矮化病毒的检疫主要依赖于对特定植物的观察以及血清学检测,防治关键在于预防,通过消除感染源和使用健康种子来防止病毒扩散。检疫方法: 特定植物观察:通过观察如豌豆、 、C. quinoa、 、Pisum sativum和 tabacum等植物是否出现特定的症状,如局部褪绿、坏死...
三、花生黄花矮化病怎样治
您好!花生矮化病毒病,初期在顶端嫩叶发生,出现明脉或褪绿斑,随后发展成浅绿与绿色相间的普通花叶症状,叶片变窄扭曲,病株常中度矮化,影响荚果发育!传播媒介为蚜虫,因此做好蚜虫防治很关键。可以用高氯·吡虫啉+吗呱·乙酸铜喷雾预防和防治!
四、花生矮化病毒病防治方法
花生矮化病毒病的防治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播种环节至关重要。为了降低田间的初侵染风险,应选择籽粒饱满、健康无病害的花生籽仁作为种子,严格筛选,剔除病劣、粒小和变色的籽仁。其次,品种选择是防治的关键。推荐使用具有较高抗病性的品种,如花28和花37,这些品种能够有效地抵抗病毒病。然而...
花生的矮化病毒病会出现哪些症状?
花生矮化病毒病的症状:病株节间短,长期萎缩不长,矮小,植株高度常为健株的1/3~2/3,单叶片变小而肥厚,叶色浓绿,结果小而少,似大豆粒,有的果壳开裂,露出紫红色的小籽仁,须根和根瘤明显稀少。防治方法:(1)精选子粒饱满的籽仁作种,严格剔除病劣、变色和粒小的籽仁,以减少田间的初...
花生矮化病毒形态特征
花生矮化病毒(PSV)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其病毒粒子呈25-30纳米的正二十面体结构,外壳蛋白的分子量约为26 kDa,属于单体多肽( et al., 1991; Naidu et al., 1991)。PSV的组成主要由核酸(16%)和蛋白质(84%)构成,整体分子量达到了6.8×10^6。病毒的基因组由三条正链RNA组成,按...
花生病毒病是怎样发生的?如何防治?
主要靠汁液接触传染,也可靠豆蚜、棉蚜、桃蚜、玉米蚜等进行非持久性传毒,花生也能传毒,但传毒率仅为0.02%-2%,菜豆种子传毒率低于1%,自然侵染寄主除花生外,还有菜豆、大豆、豌豆、豇豆等。在我国,花生病毒病有花生条纹病毒病、花生黄花叶病毒病、花生矮化病毒病和花生芽枯病毒病等4种。其中以...
花生矮化病毒病是怎样传播和防治的?
传播方法:蚜虫非持久性传毒,汁液传,种子传毒。传毒介体:豆蚜Aphis ,异绣线菊蚜A.,桃蚜Myzus 。种苗传植物:花生自然带毒率4%~10%,大豆3%~4%。自然寄主:花生Arachis 、芹菜Apium 、苋色藜 、昆诺藜C.quinoa、多变小冠花...
花生矮化病毒病的理化性质是什么?
病毒名称:花生矮化病毒Peanut stunt virus(PSV)。分类地位:黄瓜花叶病毒属,,雀麦花叶病毒科,。在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中的编码为00.010.0.04.002。病毒的提纯:病组织加0.5mol/L(pH6.5)柠檬酸钠缓冲液(含0.01mol/LNaEDTA和1%巯基乙醇,)捣碎后加氯仿低速...
花生矮化病毒传播途径
花生矮化病毒(PSV)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介体传播是其重要途径之一。蚜虫,如Aphis 、A. 和 Myzus ,以非持久性方式携带PSV,但A. 不具备这种传播能力。蚜虫接触病毒的时间非常短暂,不超过1分钟,且在短时间内就会传播,无需潜伏期,但不会将病毒传给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