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动力水稻分蘖

奥普乐农资2025-07-05 11:5031 阅读15 赞

1、水稻分蘖期什么时候施肥,在返青后的什么施最好,施几遍?

分蘖始、盛期高肥田采取强度间歇灌溉,中肥田采取轻度间歇灌溉,也可视苗情在分蘖始期浅灌、分蘖盛期间歇灌溉;分蘖期浅湿灌溉,可使氧化层加大,氮化细菌,有机磷细菌及纤维分解菌增多,促进了有机肥料分解与养分释放,改善了水稻营养条件,其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促进水稻早分蘖,多分蘖,提高有效分蘖率。3、病虫预防 做到预防为主、

2、矮杆大穗高产水稻品种

矮杆大穗高产水稻品种为嘉优中科6号。以下是该品种的详细介绍:品种优势:嘉优中科6号具有矮杆、大穗、米质优、分蘖强、抗倒性强、抗病等显著优势。审定信息:该品种的审定编号为国审稻,已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的审定。特征特性:作为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嘉优中科6号在长江中下游...

矮杆大穗高产水稻品种

3、水稻黄矮病症状

矮缩特性:受影响的水稻植株高度明显降低,表现出矮缩的症状。叶片黄化:病斑从叶尖开始向基部扩散,叶肉呈现出鲜黄色,而叶脉仍然保持绿色。病叶与健康叶的对比鲜明,病叶鞘则保持绿色。病叶形态变化:病叶与茎秆之间的夹角增大,病株的株形显得松散,缺乏紧凑的结构。分蘖减少:病株无法正常分蘖,很少能...

4、水稻分蘖不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哪些办法能促进水稻分蘖?

与此同时秧苗栽插相对密度不均,秧苗栽插弯曲不稳定及栽插浓淡不适感等都还会危害稻谷返青分蘖,特别是在栽插深层超出5cm时,因稻谷分蘖节埋人土壤层较深,不可以正常的迅速生根和分蘖,导致分蘖节位移位,造成分蘖晚,生长慢,发生分蘖数不够。不同的水稻品种,分蘖能力是有一定的差异,一般来说,高杆...

5、警惕!水稻分蘖期3大病害!速看病原分析+用药指导

病原分析:病害形态多样,出现在叶片部位,需及时发现并处理。用药指导:使用适当药剂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等进行处理;同时注意田间管理,增强水稻抗病能力。赤枯病 病原分析:由水稻体内钾含量不足导致的生理性病害,主要表现为矮小、分蘖少或不分蘖。防治方法:通过培育壮秧、田间...

矮杆大穗高产水稻品种 矮杆大穗高产水稻品种有哪些

是矮杆大穗高产水稻品种。4、嘉优中科13-1 嘉优中科13-1属于籼粳交三系杂交水稻,植株比较矮,收割简单,肥水消化少,株型紧凑,长势繁茂,分蘖能力较强,剑叶短,无芒,着粒密,二次灌浆明显。平均全年生长期是135.1天,株高119.4厘米,每穗总粒数为253粒,平均亩产量在663.9公斤。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症状是什么 防治方法有哪些

典型症状:病稻明显短于健康稻,叶片短、硬、深绿色,新提取的叶片扭曲、收缩。叶脉和叶背茎上有蜡白色突起,随后变成深褐色短条状肿瘤突起。水稻不抽穗或穗小,导致严重减产。非典型症状:病苗生长缓慢,矮小,分蘖少,叶脉和茎上没有蜡状突起。水稻不同生育期的症状有所不同:苗期:病株心叶生长...

水稻一生分六个阶段,具体是哪六个阶段?分别需要注意什么?

水稻的生长周期可以分为六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注意事项。以下是这六个阶段的详细介绍:1. 幼苗期 幼苗期从稻田中50%的种子发芽开始,一直到插秧结束。在这个阶段,重点是确保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水分,以促进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健康生长。2. 分蘖期 分蘖期开始于水稻返青后,随着温度的升高...

水稻矮缩病如何防治

矮缩病主要由黑尾叶蝉和飞虱传播。其发生程度取决于当年田间带毒害虫的种群数量、感病水稻品种及感病生育期的吻合程度。一般在分蘖期前较易感病,中晚稻比早稻严重,杂交稻比常规稻严重,育苗移栽的比直播田严重。防治时期包括秧苗二叶一心期、秧苗移栽后7—15天及孕穗初期。预防方案为在各预防时期...

如何增加水稻有效分蘖?

虽然水稻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但只有早期的分蘖才是有效分蘖,才能够成穗,因此提高水稻产量,不仅要在“促蘖”上下功夫,关键是要在“促早蘖”上下功夫。其具体措施有:1. 选用健壮秧苗 最好是选择旱育的适龄壮秧,这样的秧苗株形矮健、根系发达粗壮、吸收力与抗逆性强,其抛栽或插入水田后,发根...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