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火温度低能不能渗氮肥使用呢?
1、谁能够详细的解释一下工业氮化(渗氮)中的氮势是什
一般热作模具钢(凡回火温度在550-650~的合金工具钢)都可以在淬火、回火后在低于回火温度的温度区内进行渗氮;一般碳钢和低合金钢在制作塑料模时也可在调质后的回火温度下渗氮;一些特殊要求的冷作模具钢也可在氮化后再进行淬火、回火热处理。实践证明,经氮化处理后的模具使用寿命显著提高,因此模具氮化处理已经在生产中得到广泛
2、渗氮渗氮零件注意事项
去应力处理则旨在消除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以稳定零件尺寸,消除应力的温度应低于回火温度,且保温时间应长于回火时间,随后缓慢冷却至室温。断面尺寸较大的零件不宜使用正火,而工模具钢必须采用淬火回火,绝对不能使用退火。渗氮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应小于1.6um,表面不得存在拉毛、碰伤及生锈等缺陷...
3、冷冲压模具的化学热处理工艺之“渗氮”详细讲解《一》
由于模具在渗氮前通常需要进行调质处理,渗氮温度一般不超过调质处理的回火温度,通常为500-570℃。渗氮方法多样,包括气体渗氮、液体渗氮、固体渗氮和离子渗氮等。常规气体渗氮周期较长,生产率低,费用高,对材料要求严格,限制了其应用。液体渗氮虽然具有较低的温度、较短的时间和较小的模具变形,但需考虑...
4、从晶体结构和温度的角度分析渗碳和渗氮的区别。谢谢!!
渗碳适用于低碳钢,而渗氮则适用于中碳钢。渗碳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化学热处理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渗碳介质在工件表面产生的活性碳原子,经过表面吸收和扩散,使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工件表层达到共析或略高于共析成分的含碳量。这样,在随后的淬火和低温回火过程中,工件表面的硬度、强度,尤其是疲劳强度和耐...
金属热处理渗碳和渗氮的区别
渗碳和渗氮最大的区别就是 1、介质不同 渗碳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化学热处理方法。它是渗碳介质在工件表面产生的活性碳原子,经过表面吸收和扩散将碳渗入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工件表层,使其达到共析或略高于共析成分时的含碳量,以便将工件淬火和低温回火后,其表层的硬度、强度,特别是疲劳强度和耐磨...
气体渗碳气体渗碳氮化法
气体渗碳氮化主要应用于低碳和低合金结构钢,其目的是提升材料的耐磨性能。为了兼顾耐重负荷和耐磨性,一般首先进行1.5至1.8毫米的渗碳处理,随后再进行渗碳氮化,并通过油淬火进一步强化性能。由于渗碳氮化层含氮,其回火软化抗性较强,因此回火温度通常比气体渗碳淬火后的要求更高,一般在190至210摄氏度...
45钢能进行渗氮处理吗?
如果用碳钢进行渗氮,形成Fe 4N和Fe 2N较不稳定。温度稍高,就容易聚集粗化,表面不可能得到更高的硬度,并且其心部也不能具有更高的强度和韧性。为了在表面得到高硬度和高耐磨性,同时获得强而韧的心部组织,必须向钢中加入一方面能与氮形成稳定氮化物,另外还能强化心部的合金元素.如Al、Ti、V、W、Mo、...
怎样制订气体渗氮工艺
由于经渗氮处理的制品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耐疲劳性、耐蚀性、耐高温性、抗咬合性、抗大气和过热蒸汽腐蚀能力、抗回火软化能力,并降低缺口敏感性,与渗碳工艺相比,渗氮温度比较低,因而工件畸变小,已成为重要的化学热处理工艺之一,广泛应用于机械、冶金和矿山等行业的齿轮、凸轮、曲轴、工具、冷作模具、热...
碳氮共渗的介绍
2)由于氮的渗入提高了渗层的淬透性,共渗后可用渗碳温度较低及较缓冷却介质淬火,减少了模具的变形,而且奥氏体晶粒比渗碳细,提高了模具零件的心部韧性。3)气体碳氮共渗速度大于单独渗碳或单独渗氮的速度,缩短了生产周期。4)碳氮共渗适用于基体具有良好韧性,而表面硬度高、耐磨性好的模具零件,如...
请问热处理工艺中,回火的工艺过程是怎样的呢?
2.渗氮具有处理温度低(一般为550~570℃),模具变形甚微和渗层硬度高(可达1000~1200HV)等优点,因而也非常适合塑料模的表面处理。含有铬、钼、铝、钒和钛等合金元素的钢种比碳钢有更好的渗氮性能,用作塑料模时进行渗氮处理可大大提高耐磨性。适于塑料模的表面处理方法还有:氮碳共渗、化学镀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