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灌水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一、水稻移栽后几天施肥 水稻怎么灌水
水稻灌水的方法如下: 种植后灌水:水稻种植后就要灌水一次,保持一定的浅水量。 生长旺季灌水:夏季是水稻的生长旺季,也是拔节期,此时需水量大,一般水位要达到1020厘米左右。以上是水稻移栽后的施肥和灌水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二、水稻在高温天气要不要灌水
对于分蘖至拔节期的一季晚稻,可以采取田间灌2-4厘米水层,并实行干湿交替灌溉的方式,既满足水稻生长的水分需求,又通过植株蒸腾作用进行生理降温。而对于抽穗扬花期的中稻,当遭遇35℃以上高温时,应灌8-10厘米深水,以显著降低冠层和叶片温度,保护水稻生殖器官免受高温伤害。此外,对于返青分蘖期的双季...
三、专家好,水稻后期如何进行水分管理呀?
水稻后期水分管理:水稻后期田间灌水要勤灌浅灌,采用干湿交替的湿润灌溉方式,即灌3厘米浅水,等自然落干后15厘米深丰产沟沟底无水时再灌下一次水,周期一般为7-12天。抽穗后30天以内,不可停灌,建议9月初停灌。保证田间干干湿湿,以促进水稻根系发达,通风透气,为水稻稳产高产打下基础。原因是水...
四、稻田与其他的田地有何不同?水稻田是怎么灌水的呢?
稻田的灌水方法要采取“浅、湿、湿”间歇性浇灌方法,其特点是浅灌与潮湿融合,能促进稻谷的生孕和成熟。浅、湿、湿间歇性浇灌可让田里积温提升76-165度,10cm土壤层超过 10度积温提升43-63度,那对北方地区稻区稻谷成长发育和后期完善都是有重要意义。最先避免黑根和衰老,具有有效提高根系活力的功效...
五、水稻在高温天气要不要灌水
对于返青分蘖期的双季晚稻,保持田间浅水层有助于促进分蘖,并在高温时采取日灌夜排的方式。辅助措施: 叶面喷水:能明显增加水稻叶片的湿度,降低叶片温度,提高水稻的结实率。特别是在盛花期前后进行叶面喷水,效果更为显著。综上所述,灌水不仅是为了满足水稻生长的基本水分需求,更是为了通过调节田间...
水稻节水灌溉方式
水稻节水灌溉方式是控制灌溉技术,又称为水稻调亏灌溉。以下是关于水稻节水灌溉方式的详细解答:1. 基本原理: 在秧苗本田移栽后的各个生育期,田间基本不再长时间建立灌溉水层。 不以水层深度为灌溉指标,而是以根层土壤含水量及土壤表相,确立灌水时间、灌水次数和灌水定额。2. 操作方法: 根据水稻生育...
水稻节水灌溉方式
控制灌溉操作方法 控制灌溉是根据水稻生育期优质高产的需水规律来控制田面的水层和土壤水分,水层深浅可以直观判断,土壤水分多少就要通过田面裂缝大小、多少的变化来判断。控制可以分为四期:泡田期和移植返青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乳熟期和黄熟期。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掌握灌水时间、掌握...
水稻不同时期的水层管理技术
四、水稻抽穗到成熟期水层管理 1、抽穗后15-20天内采取浅水灌水方法,保持3-4厘米的水层,抽穗后20-35天采取间断灌水的方法,使土壤保持饱和水状态。2、根据水稻成熟情况决定停灌水时间,一般排水不良的黏质土稻田在抽穗后的25天左右停灌晒田,排水较好的稻田在抽穗后的35天左右停灌晒田。
水稻移栽后几天施肥 水稻怎么灌水
水稻追肥建议和除草一起进行,用15公斤的碳铵,拌入茎叶除草剂,选在无雨的傍晚撒施,注意必须保证稻田平坦,秧苗的叶片要在水层上面,否则容易烧苗,水稻分蘖7-10天后还要再追肥一次。二、水稻怎么灌水水稻在整个生长期间都需要大量的水分,种植后就要灌水一次,保持一定的浅水量,夏季是水稻的生长旺季...
如何掌握好水稻浅—湿—晒—浅—湿的灌溉技术?
水稻浅—湿—晒—浅—湿灌溉技术是根据水稻移植到大田后各生育期的需水特性和要求,进行灌水和排水,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得到节水增产之目的。概括地说,就是浅水栽插返青,分蘖前期湿润,分蘖后期晒田,拔节孕穗后期及抽穗灌浆前期灌浅水,乳熟期湿润,黄熟期湿润落干。这种灌溉制度,技术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