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土壤中的氮肥增加多少克以上?
一、什么是人工闪电
经过土壤分析。结果是约增氮1.88斤至2斤,相当于硫酸铵9.4斤/亩至10斤/亩。第二次雷雨强度较大,以实验 地点为中心50米半径范围内,平均每亩增加2.7公斤,相当于硫酸铵13.55公斤。从以上实验可以看到,雷电确实起到了把空气里的氮“固定”到土壤里去的作用。更有趣的是,有人为了验证人工闪电制肥实验的效果,在实验室里用
二、说说雷雨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全球每年因雷电而落到地面的氮肥约有四亿吨,如果这些氮肥全部落到陆地上,相当于每亩地面施加了约两公斤氮素,这相当于十公斤硫酸铵。2. 雷电还能促进生物的生长。雷电发生时,地面和天空之间的电场强度可达到每厘米万伏以上。这种强大的电位差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使它们在雷雨后一至二天内...
三、闪电每年制造氮肥4万吨
闪电每年制造氮肥4万吨 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每次闪电可把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氮肥,相当于80公斤。这样,一年由于闪电制造的氮肥,落到地面上,约有43800万吨之多。农作物主要需要、磷、钾三种影响素,看来闪电是对农业生产有好处的呢。雷电对大自然也是有馈赠和益处的 1.为我们带来作物生长所需的氮肥...
闪电和打雷的作用
5. 含硝酸的雨水落至地面,与土壤中的矿物质反应,生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成为天然氮肥。全球每年因雷电生成的氮肥总量约4亿吨,相当于每亩土地施加约2公斤氮素,相当于十公斤硫酸铵的量。6. 雷电还促进生物的生长。地面与天空间的电场强度在雷电发生时可达每厘米万伏以上,这增强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
雷雨可使土壤的氮肥增加,是否正确?
【正确】本题考查科技。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氮气在雷电的条件下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氨气与水、二氧化碳作用可形成碳铵随雨水落入土壤,碳铵能提供作物生成所需要的氮元素,使土壤氮肥增加。故表述正确。
闪电对人类有好处吗
闪电产生的高温使空气中的氮和氧化合, 随雨水降至地面形成硝酸盐. 这些硝酸盐是天然的氮肥. 闪电过程中产生的臭氧,能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受过量紫外线伤害。
下雷雨时可以增加土壤中的什么肥
下雷雨时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肥。氮肥,是指以氮(N)为主要成分,具有N标明量,施于土壤可提供植物氮素营养的单元肥料。氮肥是世界化肥生产和使用量最大的肥料品种;适宜的氮肥用量对于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有重要作用。氮肥按含氮基团可分为氨态氮肥、铵态氮肥、硝态氮肥、硝铵态氮肥、氰氨态...
雷雨时,可增加土壤中硝酸盐及氮肥的含量吗
由于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化合生成了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再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最后生成了易被农作物吸收的硝酸盐,所以为作物提供了所需要的N元素,属于氮肥:N2 + O2 = 2NO(放电),2NO + O2 = 2NO2,3NO2 + H2O = 2HNO3 + NO,硝酸随雨水降到地面,渗入土壤生成硝酸...
雷于时为什么可以增加土壤里的氮肥呢?
在自然界雷雨闪电时,一个电火花常常长达几十千米。这时候就有许多氮气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并溶解在雨滴里,变成硝酸落到土壤里,再形成硝酸盐,就成了如珍如宝的氮肥。据估计,每年因雷雨而落到大地怀抱里的氮肥,约有四亿吨呢!氮气在工业上主要用于合成氨,制造硝酸等。它们是制造氮肥、...
下雷雨时可以增加土壤中的什么
这种天气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肥含量。下雷雨时,土壤中的氮肥含量会有所增加。因为雷雨天气中,大气中的氮气与氢气在雷电的放电作用下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氨气。氨气与雨水中的二氧化碳进一步反应,形成碳酸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碳铵。碳铵化合物富含氮元素,随着雨水渗透到土壤中,成为了一种天然的氮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