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幼穗分化期水分管理

奥普乐农资2025-07-05 21:1159 阅读26 赞

一、水稻直播田的水分怎样管理?

3. 分蘖期保持水层促进分蘖,施除草剂时需排干水,让杂草露出水面吸收药剂,药后1-2天上水保持至少5-7天。4. 分蘖末期前晒田一周,控制无效分蘖并促进根系深化。5. 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期,打杀虫杀菌剂后上水,保持3厘米水层利于农药吸收。6. 幼穗分化至扬花期需保持浅水层,此时秧苗对水分敏感,缺水会影响结实率。7. 灌浆期采取间歇灌溉,干湿交替,保持田面湿润,促进...

二、水稻孕穗期的水肥管理

一、水分管理 保持浅水层:水层深度应保持在68厘米左右,以确保水稻的正常生长和幼穗的发育。 调控水层深度:若气温低于18℃,应将水层的深度提高到1520厘米,以防止出现障碍型冷害。气温回升后,再适时降低水层深度至68厘米。 适时排水晒田:进入抽穗期35天后,应适时排水晒田,直至田面不出现裂纹、水...

三、水稻各生育期需水规律及其水分管理技术有哪些?

(5)分蘖末期。在此期,应通过晒田来控制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并改善土壤环境。晒田时间通常为5至7天,具体视土壤状况和水稻长势而定。(6)幼穗分化至抽穗期。这是水稻生理需水最多的时期,需保持3厘米左右的浅水层,以保证幼穗发育和花粉母细胞分裂不受水分不足的影响。(7)抽穗开花期。此...

水稻各生育期需水规律及其水分管理技术有哪些?

四、水稻孕穗期的水肥管理

1、水分管理:保持6-8厘米左右的浅水层,若气温低于18℃,可将水深增加至15-20厘米,以保证幼穗的发育,防止出现障碍型冷害,待气温回升后重新将水层控制在6-8厘米即可。2、肥料管理:幼穗开始分化时,亩施优质的复合肥8-10公斤,若稻株的叶色为黄绿色,每亩地可增施5-7公斤尿素。一、水稻孕穗...

水稻孕穗期的水肥管理

五、水稻插秧后田间水层如何管理,此时有哪些病虫害需防治?

1. 水稻插秧后,田间水层管理至关重要。初期应保持苗高1/2至2/3的深水,以保护秧苗和促进返青。2. 返青后,适当保持3-5厘米的浅水层,有助于水温和地温的提升,促进分蘖。3. 幼穗分化至抽穗开花期,需谨慎管理水分,保持3-5厘米的水层,避免过深或过浅。4. 孕穗至灌浆期,采取间歇灌溉,确保...

水稻插秧后田间水层如何管理,此时有哪些病虫害需防治?

水稻生长中期怎么管理 水稻中期管理的四个重要步骤

水稻生长中期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重要步骤:合理施肥:施用氮肥:烘干复水后,根据稻草在田间的生长情况,对薄弱地区施用氮肥。施用穗肥:在幼穗分化期,增加钾肥的施用,以促进主次枝分化,巩固分蘖,使茎强壮,并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穗肥的施用时间应控制在第二片叶完全发育至第三叶完全发育之间...

水稻幼穗分化如何管理 详解水稻幼穗分化

水稻幼穗分化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巧施拔节长穗肥:在水稻幼穗分化期,应适量施用拔节长穗肥,以满足水稻快速生长的需要。一般每亩施46公斤尿素、15公斤钾肥或20公斤复合肥,但需避免施肥过多导致晚熟。水分管理:浇好“养胎水”,确保水稻幼穗分化期有足够的水分供应。这一时期是水稻生长最快...

水稻肥水管理五要点分析 水稻应该怎么养殖

水稻肥水管理的五要点及养殖方法如下:晒太阳与田地降温:目的:促进水稻根系发育,控制无效分蘖,减少养分消耗。操作:根据水稻不同苗期,在分蘖末期幼穗分化前进行暴晒。春稻一般在7月初,夏稻在7月中旬,暴晒78天。足够水分:目的: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光合效率,降低空粒率,增加籽粒数。操作:从幼穗...

水稻抽穗扬花期的管理要点如何进行病害防治

水资源管理:水稻抽穗开花期是幼穗分化的开始,也是水稻生殖生长期,此时对水分的需求最大。稻田要保持足够的水分,以保证水稻的光合效率,促进小穗分化,减少小穗败育。同时,深水灌溉不可长时间进行,以免根系缺氧,导致根系活力下降和过早衰老。通常,水稻抽穗开花期的水分管理以间歇湿润灌溉为主,使稻田...

水稻孕穗期

穗数与粒数确定:水稻的穗数主要在分蘖期确定,而粒数主要在孕穗期的幼穗分化发育阶段确定。在水稻孕穗期的管理技术主要包括:施肥管理:根据水稻的生长情况调整施肥量。若水稻生长正常,每亩施加2.5kg尿素和10kg钾肥;若水稻有效分蘖不足,每亩施加5kg尿素和10kg钾肥;若水稻无效分蘖过多,每亩施加1015kg...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