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氮脱气
一、连续油管循环脱气原理
连续油管循环脱气原理是在试油试气时,为取全取准各项资料、安全高效试油。根据查询相关信息资料显示,连续油管液氮气举工艺技术通过连续油管与液氮泵车、液氮罐车或现场制氮设备相配合,形成压裂与快速返排工艺技术的整合配套。连续油管液氮气举在文3井现场应用,取得良好效果。连续油管液氮气举工艺排液速度快,施工安全,可控制排液深度,尤其适用于含天然气井施工。
二、如何将溶液真空除气
将盛溶液的容器与缓冲瓶相连,缓冲瓶再与真空泵相连,注意容器液面之上有一定空体积,以免溶液被真空吸走。开动真空泵就可以吸走溶液中的气体;至于除气效果,则与溶液温度和真空度有关,当然还有与时间有关;溶液温度越高、真空度越高、时间越长,除气效果越好。
三、科学指南针N2脱吸附曲线滞后环不闭合的原因?
第一,脱气不充分,包括时间不够和温度不够,导致样品中含有杂质,适当增加脱气时间和温度试试看。第二,仪器测试时漏气,这往往是测试人员经常忽视的一点。取决于测试人员水平和细心程度。第三,你的样品可能与N2有反应。第四,仪器信号与电脑信号中断,这种情况我碰到的很少。不过也存在,补做一次即可 ...
四、一文读懂BET测试常见问题(二)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首先要把样品进行真空脱气,对样品表面进行清洁;如果用氮气作为分子探针(尺子),需要随后将样品连同样品管称重后放入液氮中(-273 ),有控制地通入已由压力传感器计量的氨气,记录样品的吸附量。该过程相当复杂和漫长。在取得不同压力下样品饱和吸附量的数据后,再通过由样品性质决定的经验...
五、BET测试中常见问题(六)
不同气体大小、扩散速度、与孔壁作用程度不同影响计算准确性;与样品预处理时间、脱气真空度、称样量、处理温度、吸附曲线取点计算范围有关。吸附质气体对实验影响大,77K下的N2是微孔和介孔分析最常用气体,但对超微孔定量存在问题,因此建议用Ar和CO2作为替代。对于特定材料,Ar和N2吸附行为不同,Ar在...
一文读懂BET测试常见问题(二)
BET测试,作为测定固体比表面的重要手段,依赖于气体吸附原理。固体的比表面积,即单位重量的表面面积,是通过吸附不活动气体来确定的,因为这能揭示出包括孔内表面在内的真实表面。吸附量受温度、气体压力及吸附强度的影响,需要在低温下进行以保证足够的气体吸附。吸附过程复杂,涉及真空脱气、样品清洁以及...
气液分离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工作原理:饱和气体在降温或者加压过程中,一部分可凝气体组分会形成小液滴·随气体一起流动。气液分离器作用就是处理含有少量凝液的气体,实现凝液回收或者气相净化。其结构一般就是一个压力容器,内部有相关进气构件、液滴捕集构件。一般气体由上部出口,液相由下部收集。汽液分离罐是利用丝网除沫,或...
氘的测定
液氮。活性炭。分析步骤 1)气样的制备。将制样系统(图83.2)抽真空至10-2Pa。加热丝加热到100℃,锌反应炉加热到400℃。关闭活塞1和3,在冷阱A9处套上液氮杯,用微量注射器从进样口8注入4.0mL水样(或标样)。水样被迅速冷冻到冷阱A9中。5min后关闭活塞2。打开活塞1,抽真空1min,抽去进样时...
什么是孔径分布测定?
孔径分布(pore size )是指材料中存在的各级孔径按数量或体积计算的百分率。孔径分布测定 用氮吸附法测定中微孔孔径分布是比较成熟而广泛采用的方法,它是用氮吸附法测定BET比表面积的一种延伸,都是利用氮气的等温吸附特性曲线:在液氮温度下,氮气在固体表面的吸附量取决于氮气的相对压力(P/...
影响粉体比表面积测试结果的因素有哪些?
5低温氮吸附测试还有一点是随液氮的挥发导致的液氮面的下降。这也是影响测试结果,一般好的仪器应该是全自动随着液氮面的下降液氮杯自动上升。从而保证液氮面在被测样品管的位置以减少对结果的误差。还有很多小地方都会有影响。如P/P0的选点不同、检测方法的不同、计算方法的不同这里就不一一探讨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