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鞘腐病是细菌还是真菌?
1、玉米鞘腐病症状及防治
玉米鞘腐病(又称玉米茎基腐病)是由多种真菌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主要危害玉米的茎基部和下部叶片。该病害在世界各地的玉米种植区均有发生,严重时可导致玉米减产甚至绝收。下面详细介绍玉米鞘腐病的症状、防治方法及创新性解决方案。一、症状 1. **初期症状**:植株底部叶鞘变黄,逐渐向上蔓延至整个叶鞘。2. **中期症状*
2、玉米茎腐病的发生因素有哪些?
玉米茎腐病是由细菌引起的,其典型症状表现为玉米中部叶鞘和茎秆上出现水浸状腐烂,导致组织软化并散发腥臭。这种病通常在大喇叭口期开始出现,最初在植株中下部的叶鞘和茎秆上形成不规则的水浸状病斑。病菌进一步侵入茎秆和心叶,引起生长点组织坏死和腐烂,并伴有腥臭味。受感染的植株容易折断,无法正常...
3、玉米鞘腐病症状及防治
玉米鞘腐病是近年我国玉米上新发生的一种病害,其症状与褐斑病、纹枯病和细菌性病害有相似之处。该病常在玉米生育中后期发生,高温多雨年份发病严重,主要侵害玉米叶鞘,形成不规则形病斑,受害叶鞘呈灰褐色至黑褐色或呈水渍状腐烂。目前,该病在我国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东、山西江苏、四川、陕西...
玉米顶腐病是怎么回事?
玉米茎腐病是细菌引起的病害。病原细菌在田间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第二年初次侵染的主要来源。在田间病菌随气流和风雨传播蔓延。病菌主要从伤口和叶鞘间侵入。气温28~30℃,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开始发病,温度34~35℃,病害扩展最快,气温下降至26℃以下时,病害即停止发展。华北地区玉米连作,土壤内存在...
家里的玉米杆腐烂是怎么回事?
玉米茎腐病是由细菌为害引起的。病源细菌可以从伤口、气孔、叶鞘侵入植株体内。当气温高、湿度大、雨后天气潮湿闷热时发病较重。据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观察,田间气温30℃左右时开始发病,34℃发病最盛,从出现病症到病株倒折约需3天。当气温降至26℃时,发病减缓,从发病到病株倒折约需9天。湿度也是...
玉米茎部腐烂有臭味这是什么病?如何治疗?
病原:菊欧文氏菌玉米致病变种,属细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可能在种子上或土壤中越冬,从气孔或伤口侵入,玉米60cm高时组织柔嫩易发病,害虫为害造成的伤口、暴风雨造成的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高温高湿、地势低洼或排水不良、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偏施氮肥发病重。因此,暴雨过后常大量发生。防治方法 (...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为害症状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主要侵害玉米的中部茎秆和叶鞘。当玉米长至拥有10多片叶子时,叶鞘上开始出现水渍状腐烂现象,病组织逐渐软化,同时散发出难闻的臭味。叶鞘上的病斑不规则,边缘呈浅红褐色,病健组织的交界处尤为明显呈现出水渍状。当环境湿度较大时,病斑会迅速向上下扩展,严重的情况下,玉米植株在...
玉米茎腐病防治很关键,玉米茎腐病危害有什么?
茎腐病可导致穗尖和整穗腐烂,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玉米鞘枯病易造成玉米宿根和减产。玉米茎腐病又称玉米细菌性枯萎病,是一种重要的土传真菌病害,影响玉米根部和茎基部。发病率在严重情况下一般超过30%。细菌性萎蔫一旦发生,全株死亡非常迅速,常见的只有4 5天,快的2 1 3天。细菌性萎蔫的严重...
玉米茎腐病怎么治疗?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茎基部腐烂,有恶臭。发现拔掉带出来深埋处理, 可以用链霉素,叶枯唑,辛菌胺,中生菌素,噻菌铜,噻森铜,喹啉铜,氯溴异氰尿酸, 多粘类芽孢杆菌等加磷酸二氢钾喷雾,间隔5天在连续喷施2到3次。
玉米抽穗了,根部出现腐烂,咋办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主要危害中部茎杆和叶鞘,叶鞘上初现水渍状腐烂,病组织开始软化并散发出臭味。严重时植株常在发病后3~4天病部以上折到,溢出黄褐色腐臭菌液。可以用氢氧化铜,络氨铜,氯溴异氰尿酸,叶枯唑,农用链霉素,噻菌铜,噻唑锌,春雷.王铜等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