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奥普乐农资2025-07-13 18:3083 阅读3 赞

一、如何防治大豆菌核病

4、及时排水,降低豆田湿度,避免施氮肥过多,收获后清除病残体。发生严重地块后,豆秆要就地烧毁,实行秋季深翻,使遗留在土壤表层的菌核、病株残体埋入土下腐烂死亡。5、发病初期开始喷洒40%多·硫悬浮剂600~7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600倍液、80%多菌灵可湿性

如何防治大豆菌核病

二、大豆的菌核病的防治方法是什么?

应采取以消灭初侵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治方法:①避免大豆连作或与向日葵油菜轮作或邻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一年以上有明显效果②病田收获后应深翻,将表土层的菌核翻入土中;及时清除或烧毁残茎以减少菌源大豆封垄前及时中耕培土,防止菌核萌芽出土或形成子囊盘注意排淤治涝,平整土地,防止积水和水流传...

大豆的菌核病的防治方法是什么?

三、如何识别与防治大豆菌核病

防治措施:(1)耕作措施与轮作。深翻、排除豆田积水以及防止过多施用氮肥等,均可减少发病。(2)种子清选。挑出大豆种子中混杂的菌核。(3)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透性。(4)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喷药防治,常用的药剂有30%菌核利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纹枯利可湿性粉...

如何识别与防治大豆菌核病

四、大豆常见病图片和防治

防治方法:喷施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溴菌腈、咪鲜胺等药物。药物的用量和施药次数需根据病害严重程度和大豆的抗性等因素决定。大豆菌核病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亩用100克50%腐霉利或40%菌核净等药物兑水喷雾,间隔710天后再喷1次。喷药时,可在药液中添加芸苔素内酯,以促进植株恢复生长。大豆霜霉病 ...

大豆菌核病怎么治疗?

大豆菌核病:一般是低温,阴雨天,雾水大,湿度持续时间长,光照不足容易发生。防治药剂:腐霉利,异菌脲,啶酰菌胺,啶菌恶唑,唑醚.氟酰胺等交替使用,避免抗性。豆类和茄子对菌核净与嘧霉胺敏感,易出药害,慎用。

防治菌核病特效农药

菌核病发病中后期特效药:8%恶霜菌酯25ml+40%嘧霉胺悬浮剂10-15g或碧秀丹30g或4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20g或乙霉多菌灵20g,兑水15公斤,3-5天用药1次。这种病一般在东北地区发生,往年情况下一般不发生这种病。主要原因是在大豆生长后期,雨水较多,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此种病容易发生,产生...

黄豆菌核病用什么药

在病害初期,可以采用药剂进行防治。常用的药剂包括多菌灵或速克灵,具体使用方法为:使用40%的多菌灵胶悬剂500至10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对大豆进行叶面喷雾。每隔7天喷一次,效果显著。然而,到了病害后期,喷药的效果会大大降低。大豆菌核病的症状主要包括:茎部受侵染,田间上部...

大豆菌核病发生规律是什么?如何防治?

防治方法:(1)精选种子,清除混杂在种子间的菌核。(2)发病严重的地块,实行秋季深翻,将落入田间的菌核埋入土壤深层,促进病株残体腐烂。(3)与非寄生作物如禾本科作物轮作三年以上,尽量不与向日葵、油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以及菜豆、绿豆、花生、胡萝卜连作。(4)选择优良、早熟、抗病的品种。(5)...

大豆常见病图片和防治

2、防治方法 喷施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溴菌腈、咪鲜胺等药物,药物的用量、施药次数可以根据病害的严重程度、大豆的抗性等因素决定。四、大豆菌核病 1、症状表现 (1)若在幼苗期发病,则大多会在茎基部开始发生,发病后会向上扩散,病部呈湿腐状,颜色为深绿色,且带有白色的菌丝体。发病后幼苗的...

大豆常见病害有哪些 如何防治 防治措施

1. 大豆根腐病 症状:茎基部出现黑褐色病斑,并向上不同程度扩散至下部侧枝,使病茎髓部变褐,叶柄基部缢缩,叶片下垂。 防治措施:使用58%瑞毒霉锰锌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用量为种子量的0.3%~0.4%进行拌种。2. 大豆菌核病 症状:主要浸染茎秆,茎秆上有褐色病斑,病斑上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