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和氯反应
一、氨氮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氨氮的存在会增加水处理过程中的耗氯量。这是因为氨氮可能与氯发生反应,消耗掉一部分本应用于消毒和净化的氯。可能影响PAC的使用量:若耗氯量增加,而氯的投量没有相应增加,可能会导致需要增加PAC的使用量以维持有效的混凝效果。这是因为PAC作为混凝剂,其性能可能受到水中氨氮含量的影响。对有机胶体颗粒的影响:氯在
二、折点加氯是怎么回事,大白话告诉我吧……
2. 如果原水中含有氨氮,那么加氯量和余氯之间的关系将表现为图中的实线L2,即一条折线。这是因为氯和氨会发生反应:NH3 + CL2 = NH2CL + HCL 在这种情况下,水中的余氯主要以氯胺形式的化合性余氯存在,简称化合氯。3. 当原水中的氨氮存在时,如上图实线所示,在AB段,随着加氯量的增加,化合...
三、折点加氯是怎么回事,大白话告诉我吧……
当源水有氨氮时,如上图实线所示,在AB段氯和氨发生如下反应:NH3+CL2= NH2CL+HCL 水中的余氯主要为氯胺形式的化合性余氯,简称化合氯。此时随着加氯量的增加,化合氯成比例增加,水中氨氮逐渐减少,当加氯量达到B点时,水中的氨氮降至零,化合性余氯升至最高。在曲线的BC段,继续增加加氯量,会...
氯气和氨氮气体混合在一个车间会发生什么情况
一分子氯气可以生成一分子次氯酸,氯是正1价,氨中的氮则是负3价,次氯酸氧化后变为负1价,氨中的氮变为零价 Cl:+1-->-1, 价态变化为2,N:-3-->0, 价态变化为3,那就是说三分子氯气(分子量71)可以氧化两分子氨氮(N式量14)变为氮气,换算为质量比有 (3 x 71 )/(2 x 14...
氨氮去除剂产生氯气
氨氮的折点氯化法原理是在含氮废水中加入氯气或次氯化钠、次氯化钙等氯剂,使氨氮被氧化成氮气并从废水中逸出。当加氯量达到某一点(即折点)时,水中游离氯含量最低,氨氮含量趋于零;此点之后若继续加大投氯量,水中游离氯则逐步增加。其反应方程式见式:NH 4 + +1.5HOCl→0.5N 2↑+1.5H ...
自来水氨氮超标怎么办啊
吹脱法:就像给氨氮变个魔术,先把水的pH调到碱性,让氨氮变得活泼起来,然后再用空气轻轻一吹,氨氮就乖乖地跟着空气跑了!折点加氯法:这个方法有点化学小魔术的味道,氨氮和氯一反应,就变成了氮气,轻轻松松地从水里消失了。不过要注意氯的用量哦,得按照加氯曲线来。离子交换法:选用阳离子交换...
氯消毒的原理是什么?
当水中含有氨氮成分或向水中投加氨时,起主要消毒作用的依然是HOCl。氯加入水中产生如下反应:Cl2+H2O HOCl+HCl NH3+HOCl NH2Cl+H2O NH2Cl+ HOCl NHCl2+H2O NHCl2+ HOCl NCl3+H2O 当水中存在氯氨或同时向水中投加氯氨时,消毒作用较缓慢,需要较长的接触时间。根据实验结果,用氯消毒...
氨氮超标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
①吹脱法,利用氨氮在水中的平衡关系,调节pH到碱性,使得氨氮以非离子态存NH3-N存在,最后利用空气把其吹脱出来。②折点加氯法,利用氨氮和氯反应最终生成氮气从水中脱除。氯的投加量依照加氯曲线。③离子交换法,一般选用阳离子交换树脂。生物处理法就是我们常说的生物脱氮,主要包括氨化、硝化、反...
用氯气处理含氨氮废水时,投氯量与余氯量关系曲线出现折点的原因是什么...
投氯后次氯酸极易与废水中的氨进行反应,在反应中会形成氯胺,当投氯量达到氯与氨的摩尔比值1∶1时,化合余氯即增加,当摩尔比达到115∶1时,(质量比716∶1),余氯下降到最低点,此即“折点”。在折点处,基本上全部氧化性的氯都被还原,全部氨都被氧化,进一步加氯就都产生自由余氯。答案参考自环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