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小麦种植面积

奥普乐农资2025-07-14 09:1291 阅读16 赞

1、李营村新野县李营村

在农业经济方面,全村拥有耕地面积2888亩,平均每人拥有1.7亩土地,农业设施完善,拥有54眼有机井。以种植业为主,每年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1200亩以上,棉花种植面积超过1500亩,花生种植面积也达到了1200亩,为粮食加工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在文化事业上,李营村早在60年代就建立了有线广播系统,到90年代,几乎家家户户

李营村新野县李营村

2、新野介绍一下

新野,经济发展,事业进步,社会稳定,政通人和。总面积1062平方公里,辖8镇5乡两个办事处,266个行政村(居委会),98万亩耕地,76万人。 其中县城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城区20万人。是全国对外开放县、优质棉生产基地县、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城镇...

3、溧河铺镇有哪些主要的农业、林业、牧业和水资源?

这里的物产繁多,粮食作物如小麦、豆类和玉米种植广泛,总面积达11万亩,总计产量惊人,分别为2200万斤、420万公斤和1000万公斤。经济作物如棉花、蔬菜、花生和芝麻(包括油菜)也占据重要地位,种植面积分别为4万亩、3万亩、2.4万亩和1.5万亩,总产量分别为300万公斤(皮棉)、8000万公斤、600万公斤...

溧河铺镇有哪些主要的农业、林业、牧业和水资源?

4、新野县施庵镇下辖单位简介

行政面积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649亩。该村有8个自然村和19个村民小组,人口3892人。农业以种植小麦、大豆、玉米、花生、棉花和芝麻为主,且原油资源丰富,有20余眼油井。通信设施完备,旅游资源如王寨堰塘适合钓鱼。教育方面,中心小学和幼儿园设施齐全,卫生所提供医疗服务。王茨元村位于施庵镇东侧,靠...

5、新野县是什么

地理位置与面积:新野县地处河南省西南部,位于南阳盆地的中心地带,总面积为1061平方千米。人口与民族:该县人口约为68.32万,以汉族为主。历史沿革:新野县在西汉时期置县,因地处南阳盆地残存的湖泊淤成的新的田野而得名。唐代时改为镇,元代又复置为新野县,并沿用至今。自然资源:新野县拥有丰富的...

新野县是什么

新野是古城吗?

新野县的历史悠久,西汉时期即设立新野县,因地处南阳盆地残存的湖泊淤积而成的新的田野而得名。唐代,新野县一度被改为镇,直到元代恢复了新野县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包括石油和天然气。新野县是国家认定的小麦和优质棉生产基地,林果业也非常发达。当地畜种包括南阳黄牛和小尾寒...

新野县秦杜营村的历史

耕地面积3966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芝麻、棉花、花生等,设施农业总面积600亩,产春瓜5700多吨,秋菜3469吨。有秦杜营小学一所,现主要提供一到四年级的教育,五年级和六年级需到赵庄口第二中心小学(原二初中)就读,主要企业有棉花加工厂1家,预制厂1家,2006年被认定为新农村建设乡级...

上庄村主要经济状况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小麦、棉花、玉米、花生成为主要农作物,间有大豆、红薯、芝麻、绿豆等作物。1978年,粮食种植面积4200亩,总产88.2万公斤,亩产210公斤;棉花种植面积1700亩,亩产50公斤。至1993年,粮食种植面积增长至4650亩,总产132.5万公斤,亩产285公斤;棉花面积增加至1860亩,亩产...

新野是古城吗?

新野县位于中国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中心地带,面积为1061平方公里,人口数量为68.32万,主要居民为汉族。新野县的历史悠久,早在西汉时期就设为新野县,其名称来源于南阳盆地中残存湖泊淤积形成的新的田野。在唐代,新野县曾改为镇,但元代又恢复了新野县的名称,一直延续至今。新野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新野是现在的哪个地方

自然资源:新野县拥有多座山脉,如伏牛山和大禹山,以及淮河、汝河等河流和湖泊,如清泉湖。这些自然景观构成了其美丽的风景线,尤其是伏牛山作为道教圣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经济发展:新野县以农业为根基,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和棉花,同时发展了畜牧业、林业、工业和服务业。近年来,政府致力...

热点